高志远|每日一校丨上海外国语大学 格高志远、学贯中外( 三 )


自1982年起 , 学校着手准备由单科的外国语学院向多科性应用学科外国语大学方向发展的诸种努力 。 1983年起 , 陆续增设了国际新闻、国际贸易、国际经济法、国际会计、对外汉语、外事管理、新闻传播与技术等新专业 。 这些新专业旨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掌握一至两门外语 , 又具备应用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 , 具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同时 , 学校各学科的办学内涵也在不断深入和拓展 。 1983年9月 ,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英语、俄语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 。 1985年5月 , 经教育部同意 , 我校英文译名由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SFLI) 改为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ISU) 。
1993年 , 在国家教委、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 , 我校在全国高校率先实行了新生入学收费和奖学金、贷学金相结合的制度 。 上外招生制度改革一经推出 , 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 , 并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热点” 。 在进行招生改革的同时 , 上外进一步深化了教育改革 , 调整专业设置 , 增加新的语种和新的应用学科专业 , 相继开设了国际会计、涉外秘书、广告学、信息技术、广播电视、国际政治、外交事务、公共关系等一批旨在改善学生知识结构 , 有利于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专业和课程 , 使高等外语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家外交外事外贸和对外文化交流等项工作的需求服务 。
上海外国语大学(1994年—至今)
1994年 , 经国家教委批准 , 学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 , 同时被列为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同建设的首批学校之一 。 1996年 , 学校通过教育部审核 , 成为进入“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 。
进入新世纪 , 学校于2000年新建了位于上海松江大学城的新校区 , 本科生及研究生随之陆续迁入 。 汇聚着各国风情的松江校区 , 已成为上外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基地和摇篮 。 2007年1月 , 凝聚着上外精神的新校训“格高志远 , 学贯中外”正式确立 。 2009年12月 , 学校举行建校60周年庆祝活动 。 2013年11月 , 教育部核准《上海外国语大学章程》 。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 学校于 2014年5月提出“新时期应有的外语人才观”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Interpret the World, Translate the Future)”的办学理念 , 确立了“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的办学使命 。
2015年11月 , 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提出“多语种+”战略 , 并构建外语院系特色思政工作体系 , 加强思政课程与外语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 。 2016年7月 , 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 , 学校提出“建设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的办学愿景 , 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 。
2017年9月 , 上海外国语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 10月 , 上外承办的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国—阿拉伯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等四个项目入选《上海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行动方案》 。
建校近七十余年来 , 从成立初期单语种单科性学校到后来的多语种多学科学院再到现在的向国际化高水平大学迈进 , 学校现已发展为以语言文学类学科见长 , 文、教、经、管、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 , 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 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 , 为国家外交事业、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 , 为增进我国同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贡献 。
2
国家重点学科(2个):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阿拉伯语语言文学
3
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年本科招生简章
高志远|每日一校丨上海外国语大学 格高志远、学贯中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