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大叔|2岁儿子不会说话,妈妈连续失眠一个月:父母的焦虑是孩子的毒药

周末 , 和弟媳聊着家长里短 , 聊到2岁的小侄子冉冉时 , 弟媳连连叹气 , 说自己因此失眠一个多月了 。
冉冉已经2岁多了 , 可爱活泼 , 但是身高和认知能力远远低于同龄孩子 。
恰巧弟媳同事家的孩子 , 和冉冉相差十来天 。
差不多同龄 , 又因为都是男孩 , 又在同一办公室 , 平时交流中 , 两人表面上风平浪静 , 暗地里却不自觉就较上了劲 。
别人家已经会唱儿歌了 , 自家孩子还只会一个字一个字蹦;
别人家早已独立吃饭喝水 , 自家孩子却拿勺还不稳;
别人家身高已经达到中上等 , 自家孩子却靠近最低临界值……
出生时 , 无论身高和体重 , 冉冉都占据上风 , 现在反倒落后这么多!
弟媳夫妻俩也从最初的引以为傲慢慢耷拉下脑袋 。
虽然医生说问题不大 , 但弟媳夫妻俩越看儿子越急 , 巴不得一天量三次身高;周末还跑去医院检测生长激素、脑部发育;网上多渠道搜索“宝宝发育迟缓怎么办?”;教孩子说话也越来越急躁 , 一言不合就大吼大叫 。
在办公室 , 弟媳常刻意避开谈论孩子 , 和同事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 连上班都没有心思 。
这 , 其实是一种攀比心理在作祟 。
中国青年报社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83.4%的受访家长有过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孩子作比较的行为 。
现实中 , 很多父母从小时候孩子的长相、成绩、才艺 , 到长大后的工作、收入、伴侣等 , 总是特别热衷和“别人家孩子”做对比参照 。
而无意义的横向对比 , 不仅焦虑了家长 , 也伤害了孩子 。
01 摧毁一个孩子 , 就让他向“别人家”孩子看齐
比较 , 若运用不当 , 会给孩子身心带来多方面负面影响 。
(1)比较 , 会让孩子逃避责罚而走捷径
尹健莉老师曾在书中分享过一个案例 。
一名班主任 , 特别热衷用小红花多少来评选优秀 , 并常把评比结果发到家长群里 。
其中一名小男孩因为表现不好 , 小红花自然不多 , 他的父母也为此大为恼火 , 每次评比后 , 孩子总免不了一顿打骂 , 后来孩子为了逃避父母惩罚 , 竟偷起其他孩子的小红花 。
孩子能力有限 , 父母却非要给孩子设立不可企及的目标 , 孩子无奈之下只能投机取巧以自保 。
英国教育家尼尔所说:“所有的奖品 , 分数和考试都会妨碍正常性格的发展 。 ”
比较----你以为最好用的教育手段 , 往往是无效的 , 甚至还有反作用 。
(2)比较 , 会让孩子心理扭曲 , 一生尽毁
看到一个网友的故事 , 他不无痛苦地说:“因为父母经常比较 , 我和一起长大的发小掰了 , 自小亲密无间 , 现在只要一提起她 , 心里就莫名的不舒服 , 她今年正好考研 , 我就特别不希望她考上 , 也不希望她过得比我好!”
温柔大叔|2岁儿子不会说话,妈妈连续失眠一个月:父母的焦虑是孩子的毒药若没有比较 , 他们也许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 一起共进退 , 彼此祝福和温暖对方 。
但父母攀比 , 让一段好端端的纯真感情变成现在的尔虞我诈 。
这种扭曲的心理会让孩子褪去善意和宽容 , 成为一个心胸狭窄 , 自私自利的人 。
同样因为比较 , 有的孩子竟铤而走险 , 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
前年 , 山东淄博发生一起15岁少年因考不过班级第一名 , 心生嫉恨 , 而将其残忍杀害的恶性事件 。
原来 , 两人是同班同学 , 成绩相当 , 马某常位居第一 , 秦某第二 , 但秦某的父母依旧不满于此 , 还经常把他与第一名作比较 , 刺激孩子赶超对方 。
重压之下 , 秦某心态日渐扭曲 , 竟产生杀了第一名 , 自己就是第一的荒唐想法 , 于是在一次会考前 , 秦某扬言:“考得比我好 , 我就杀了你!” 。
结果 , 马某一如既往又是第一 , 秦某怒火中烧 , 带着匕首在马某家楼下隐蔽处 , 伺机连砍马某13刀 , 刀刀毙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