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社区“微治理” 城市“最整洁”( 三 )


“为民办实事就得把细节抓好,咱做一件事就得成一件 。”曹西俞对采访人员说 。
|宿迁:社区“微治理” 城市“最整洁”
文章图片

改造后的阳光华城小区
城宇社区
一个无障碍设施,暖了特殊群体的心
看点:黄河街道城宇社区聚龙花园小区,作为老旧小区开展的小区环境整治,充分考虑群众意见,根据群众所思、所想、所需来改造,用实实在在的改造成效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
7月23日下午,聚龙花园小区西门小广场上,一群放暑假的孩子们在草坪上嬉戏奔跑着 。广场北侧的凉亭里,几位老人在此休闲娱乐 。
聚龙花园小区是2000年建设的老小区 。提起聚龙花园小区的变化,小区居民王先生用“改头换面”来形容:居住环境好了,各个单元楼道全部粉刷翻新;小区西门的北广场上改建了机动车停车位,停车更方便了;小区物业也与业主心贴心了,为大家添了石桌石凳,还建了无障碍设施……
“今年4月份,经过征集居民的意见,我们对小区改造方案进行了重新规划——着重打造‘四新’工程 。即:绿化出新,将西门小广场上的红叶石楠移除改为铺设1200平方米的草坪;凉亭出新,将原有凉亭进行了重新粉刷,并新增休憩的石桌石凳,让小广场的整体容貌焕然一新;楼道出新,各个单元楼道全部粉刷翻新;宣传载体出新,新建了一个文化宣传墙 。”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街道城宇社区党委书记黎凯说,得知小区里有13位行动不便的业主,我们在对小区西门广场改造的时候,还新建了一处无障碍设施,方便他们进出小广场休闲娱乐 。
聚龙花园小区13栋居民、80岁的蔡宜芝老人对采访人员说,这轮小区环境整治改造充分考虑到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大家非常满意” 。
“我们黄河街道地处宿迁主城区,辖区内老旧小区较多 。今年4月份以来,通过调查摸底,我们确定了43个小区作为整治对象,集中开展楼道出新、非机动车棚建设、集中晾晒区改造、‘飞线’整治及宣传氛围提升‘五项民生工程’ 。”黄河街道党委书记张晨晖对采访人员说,“整治工作开展以是否惠及民生作为衡量效果的最终标准,一切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有意见的地方改起,争取社区居民对我们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
“以黄河街道道口社区的阳光华城小区为例,这个安置小区共有居民9000多人,社区干部、网格员每家每户收集改造意见,发现该小区老年人居多,喜欢晾晒大件衣服和被子,便在小区选址建设了26处集中晾晒区,得到了群众的称赞 。考虑到小区居民电动车充电难的问题,在小区单元门附近新增66处充电车棚,让业主充电方便,停车更有序 。通过这次‘五项民生工程’建设之后,这个安置小区焕然一新,真正成为了健康阳光有魅力的小区 。”张晨晖说 。
采访人员手记
细节着手 服务群众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如何发挥民众无穷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凝聚起社区治理的新力量,让社区如家,邻里和睦,让居民拥有满满的获得感?采访人员走访宿城、宿豫、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多个社区,寻找众多社区背后的“治理密码”后发现,这些社区都是从细节着手,服务群众 。
给垃圾桶盖上加装个手拉环,旁边安个简易洗手台,凉亭里添个石桌石凳,小广场改造时加个坡道,建个无障碍设施、晾晒架子……都是小之又小的“细枝末节”,却也是群众赞不绝口的便民之措、暖心之举 。
为民办实事,办事就要办到位 。既要有做事的积极性,还要力求有实际效果 。要像黄河街道开展“五项民生工程”那样,以是否惠及民生作为衡量效果的最终标准,从解决群众实际需求入手,通过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
群众的事情无小事,能将群众的事情做好,就像专职网格员曹西俞所说,“做一件成一件”就很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