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商报|滴滴无人驾驶网约车首秀 局部自动驾驶商业化迈出第一步( 二 )


滴滴自动驾驶公司CEO张博此前也曾表示 , 取得自动驾驶领域成功需要拥有四张“牌”:共享出行网络、一流的技术、一流的造车能力和充足的资本支持 。 虽然滴滴没有造车的基因 , 但可以把握住其他几张牌 。
02
首先实现局部场景自动驾驶的商业化
不管大众对自动驾驶的热情有多高涨 , 企业描绘的蓝图多美好 , 有一个事实无法忽视 , 它离商业化还有距离 。
采访人员同时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 在自动驾驶上都发表了类似看法 , “像有辅助驾驶功能的自动驾驶 , 我认为对消费者来说作用还是很大的 , 但是高阶段的自动驾驶类似无人驾驶 , 目前还不具备落地的条件 , 商业化还有距离“ 。
一位来自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专家告诉汽车商报采访人员 , “在技术水平上 , 国内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离国际先进还有距离 。 目前它还不成熟 , 拿来验证的并不够多 。 主管部门虽然正在制定自动驾驶的准入体系 , 但这只代表企业有销售自动驾驶车辆的资质 , 不代表车辆上路以后没有其他的类似法律法规上的冲突。 在完整的法律法规出来之前 , L3、L4的自动驾驶已经有一些商业化落地产品 , 不过是在特定场景中实现自动驾驶(例如示范区、封闭园区等) , 而非普通的社会道路“ 。
在商业化的规划上 , 滴滴显得并不“贪杯“ 。 张博公开表示 , 滴滴将持续投入自动驾驶领域 , 希望在未来5年可以实现局部场景的真正自动驾驶服务 。 在他看来 , 自动驾驶汽车最后还是一辆车 。 如果每一家车企都投入几十亿美元资金做自动驾驶技术并不现实 , 但全行业将资源聚集起来再实现技术上的共享是可行的 。
03
“自动驾驶汽车终会到来”
不止国内的科技大佬们 , 国际上的IT巨擘也在布局自动驾驶 。
从全世界的汽车厂商到造车新势力再到谷歌、亚马逊一类的科技公司 , 乃至UBER等出行服务企业都先扑后继的涌向自动驾驶的风口 。 企查查数据显示 , 目前国内有超一万家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 , 过去几年 , 这个数字在不断攀升 。 据统计 , 近几年自动驾驶领域颇受资本青睐 , 全球投融资总额已经超1000亿美元 。
然而 , 高资本投入、长研发周期的自动驾驶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玩得转的 , 由于距离商业化还有距离 , 自动驾驶的投资回报周期要比一般企业高很多 。 国际上从谷歌到UBER都选择拆分自动驾驶业务单元以获得独立融资 , 从而减少母公司资金上的负担 。
对于滴滴来说 , 也面临同样的境遇 。
今年5月 , 滴滴宣布旗下自动驾驶公司完成首轮超5亿美元融资 , 据悉 , 这是软银对滴滴自动驾驶的第四笔融资 。
持续烧钱的资本投入是为了长远更可观的回报 。 据统计 , 未来如果大规模应用自动驾驶和车联网技术可以节省城市30%的出行时间 。 如果自动驾驶车队全面铺开 , 可以大幅度降低网约车的运营成本 。
滴滴投资方软银集团的CEO孙正义认为 , “这些都是最初的投资 。 它们的边际回报率是20%或更多 , 这实际上是非常合理的、非常有利可图的业务 。 不管发生什么 , 自动驾驶汽车终会到来 。 当自动驾驶汽车出现的时候 , 提供打车服务的成本会变得非常具有效率”。
对此 , 业内人士表示 , 滴滴的自动驾驶网约车首秀 , 就好比给大众的一次自动驾驶“科普“ , 它让人们看到了未来科技改变出行方式的无限可能 , 也让大家看到了想象与现实的落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