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授忧愁,年轻人吐槽:科技评价体系如何扶持“后浪”?

中国科学报9月18日消息 , 一位96岁老教授的“忧愁” , 引起了科研圈内外的巨大反响 。
“我忧愁的、不开心的地方 , 就是觉得我们年纪轻的人跟上来的不够 。 我们的标准是看论文 , 不看他的实际工作能力 。 年轻的人才为了论文而工作 , 发表了高级别的论文就认为自己了不起 , 这样是做不出工作来的 。 ”
近日揭晓的2020未来科学大奖中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振义教授是“生命科学奖”获得者之一 。 在电话连线时 , 他表达最多的不是获奖的喜悦 , 而是对我国年轻人才成长的忧虑 。
中国的年轻科研人才怎么了?对老先生提出的问题 , 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的?怎样才能让年轻人跟上来?
被点名了 , 年轻人服气吗?
“考核导向的指挥棒就在那儿:发论文有奖励 , 实验项目有奖励 , 做些其他的横向研究可能也会赚点钱……”一位36岁的高校副教授对《中国科学报》说 , “我们改变不了 , 说什么也没用 。 ”
“大多数30岁~40岁的学者都是副高级别及以下 , 这个层级的科研人员工作任务都比较重 , 非常辛苦 。 如果没有人才‘帽子’ , 收入就比较低 , 大多数人的年收入约为10万~20万元 。 这些钱用来养老养小 , 父母有退休金还好 , 如果是出身农村的青年学者 , 只有这点收入 , 真挺困难的 。 ”他说 。
【老教授忧愁,年轻人吐槽:科技评价体系如何扶持“后浪”?】这位副教授坦言 , 在他身边 , 有很多人拿不到项目、发不出论文 , 有的索性出去兼职多赚点钱 , 把学校的工作当成了副业 。
更令他心凉的是 , 他曾经看中了研究生里的一棵科研“苗子” , 很有科研头脑和发展前途 。 但当他建议这名学生继续读博、走学术道路时 , 学生回应“我看到老师们做科研太累了” , 最后放弃读博选择考公务员 。
“对此我感到挺失败的 。 ”这位副教授说 。
“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 , 我们都是‘新手’ , 没有经验 。 ”另一位32岁的高校副教授对《中国科学报》说 , 对他们来说 , 工作和家庭都处于起步阶段 , 面临着各方面的综合压力 。
尽管他很钦佩王振义等老一辈科学家心无杂念、钻研创新的工作状态 , 但他认为不同时代不同的科研评价机制 , 可能导致了让老先生“忧愁”的现状 。
“如今 , 国内仍然有少数单位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来衡量职称评审条件 , 类似于KPI 。 升不了职称 , 就会影响到青年人的发展 ,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 ”他说 。
时代进步了 , 评价体系反而倒退?
无论是王振义老先生的“忧愁” , 还是年轻科技工作者的“吐槽” , 都直指当下的科技评价机制 。
“有人说 , 当年老同志没有什么考核、没有SCI也发展得很好 , 这些老科学家现在也很受尊重 , 那个时候为什么能有这样的科学氛围?而现在社会进步了 , 这种氛围为什么反而减弱了?”今年79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刘嘉麒发出了这样的诘问 。
他认为问题在于现在的评价体系中形式主义的东西太多 。
“现在是所谓的大数据时代 , 什么都靠数据说话 , 看似公允 , 却不客观 。 对人的评价不能靠数据 , 人的精神、道德是没法用数据来衡量的 。 光看数据 , 就忽视了科学精神和科学道德 , 助长了投机取巧、急功近利 , 甚至剽窃、造假等行为 。 这污染了学术环境 , 也伤害了存心做学问的老实人 。 ”
同时他也强调:“不能笼统地说年轻人不好、老科学家就好 。 我觉得年轻人也有很多踏实做科研的 , 年长的学者也不见得都好 。 ”
不看论文 , 我们还能看什么?
国家也在关心年轻科学家的成长问题 。
近日 , 科技部召开了中青年科学家发展座谈会 , 旨在研究破解支持中青年科学家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 。 会上一个热议的问题就是:破“四唯”之后 , 评价标准该如何定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