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香包 民间老手艺还需“守艺人”
【连网】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人们还有佩戴香包的习俗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人在时代的潮流中淡忘了手工传统,选择批量生产的成品香包 。但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香包,蕴含着专注、记忆、创新和对完美的追求,也承载着长辈的关爱与生活的温度,这门民间老手艺的传承,还需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成为传统文化的“守艺人” 。
香包手艺人努力让传统延续
(黄威 武旭)在女人街西街头靠近盐河边上,有一间小小的店铺“九九手工”,端午节前的几天,这里比平时热闹许多 。端午节当天上午,笔者来到了这家小店,只见门前的几个货架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香包,花花绿绿,煞是好看,充满了节日气息,来挑选购买的市民也有很多 。
这间店铺的老板叫胡顺军,在这里开店已经十五六年了,因为主打手工,做工细致,很受顾客欢迎,小有名气 。每到端午节前夕,他就忙得不可开交 。
文章图片
“从春节前我和妻子就开始准备端午节售卖的香包了 。”胡顺军说,按照传统习俗,每年的端午节,家家都要给孩子佩戴香包,市场需求量比较大,而传统手工香包制作起来费时费力,必须要提前准备 。说话间,胡顺军拿起了一个绣着蝙蝠图案的香包告诉笔者,这种香包比较精致,需要手工编绳,工艺相对复杂,有时候一两天才能做一个,所以价格相对高一些,而他的店铺里也有很多价格在十元以下的香包,也很受市民欢迎 。“有个客户每年都从我这里订购几十个香包作为赠送给客人的端午节礼品,今年也订购了不少,大家都说香包很好,传统的东西很多人还是很欣赏和喜欢的 。”胡顺军说 。
从事的是传统行业,胡顺军平时也喜欢研究传统习俗 。他说,作为古代服饰上的“点缀”,包裹着香料、草药的香包不仅有着美观、装饰的作用,还被赋予了驱邪、避害的含义 。而在我国尤其是南方地区,端午节前后的天气闷热潮湿,香包则有了更加实用的意义 。
香包中一般都有点中药材,旧时佩戴也是为了对抗这个时节潮湿、闷热的“坏天气”,闻一下提神醒脑 。胡顺军说,他自己摸索研制了一些传统配方,可以为顾客定制中草药香包,也很受欢迎 。“前些年端午节佩戴香包的传统习俗有些落寞,这几年随着各类节日民俗活动的兴盛,喜欢香包的年轻人多了起来 。但说句实话,坚持这个传统习俗的还是老年人多 。你看来我这里买香包的,大部分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胡顺军笑着说 。
胡顺军说,制作香包并不容易,是个细致活,需要耐得住性子,还要有好眼神 。“看不清楚怎么做啊?年龄越大越干不了这个 。”胡顺军说,他认识的做香包的手艺人大多数都上了年纪,大部分年轻人甚至都不了解这个习俗,更别提来学习做香包了,等这一代老人们渐渐拿不动针线了,香包这个手艺大概就更加式微了 。胡顺军说,他希望看到有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并且喜欢上包括香包在内的各种传统文化 。
“我开这样一个小店,除了为了生活,也是希望能用自己的努力,把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习俗传承下去 。”胡顺军说 。
端午学做香包传承文化
(武娜 万召弟)“这是我做的老虎香包,寓意着平安吉祥,里面填充的是棉花和香料 。”新东街道居民孙卉娴拿着老虎香包高兴地向笔者展示 。据悉,这个香包是她为了端午节特地制作的,挂在家中寓意美好幸福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6月25日上午,恰逢端午佳节,在家中休息的孙卉娴拿出一块蓝色的布,用彩色的笔在布上勾勒出一个小虎头的形状,又拿出一块红色的布,做了拼接,随后她还仔细地编织了几条老虎的胡须 。她告诉笔者,制作香包首先要在布上画出图案,然后用五彩丝线慢慢绣上去 。因为她要做的香包只有巴掌大,所以画得也非常快,她用小绷子把画上图案的布绷紧后,根据图样在上面绣着 。由于香包形状不大,所以她绣得很快 。“小锁、小虎头这些图案绣起来相对简单,荷花绣得就会慢一些 。”孙卉娴说,一个多小时后,一个栩栩如生的虎头就绣好了 。然后她将布的边缘缝合,并留出一个缝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袋子,将袋子翻过来,她又将香包粉倒入纱布中包好,往刚刚做好的袋子里塞入一些填充棉,将香料布包放入袋子中,最后再塞入一些填充棉 。这些做好后,她取来一根丝带,放在布袋的口子上,将两边向下翻好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缝合了 。很快,一个可爱的虎头虎脑的小香包就做好了 。
推荐阅读
- |高手在民间!仪征人钱恩荣烙出5.2米长《百牛图》
- |小诊所展现中医药大观 沛县民间收藏家这样守护地方文化根脉
- |传统老手艺在创新中复活 76岁大爷编织“创意”草鞋
- |让老手艺生辉离不开新思维
- |南通竹篾手艺人和他的祖传老店
- 张松|如皋老手艺人张松和和竹篾打了40年交道
- 车骑士|为了防止汽车进水,车主频频出现“神操作”,高手在民间
- 杆秤|扬州老工匠严正东坚持40年做良心秤 愿免费将手艺传给年轻人
- 大赛■129名能工巧匠拼“手艺”!第六届江苏省家电家装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落幕
- 高手在民间!他们是“行走的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