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 !端午 ——“粽”不同

【嗨 !端午 ——“粽”不同】端午节 , 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
“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 , 俗重此日也 , 与夏至同 。 ” ——西晋《风土记》
“端午”一词最早出现在此篇 。  
端午节 , 你家包粽子了吗?
作为端午保留节目 ,
南方咸粽 , 北方甜粽 , 孰好吃?!
口味之争年年热搜 。
不管糯米配上绿豆、红枣 ,
还是糯米配猪肉、咸蛋黄 ,
都是各派人士珍视的人间美味 。
嗨 !端午 ——“粽”不同
文章图片

在广东 , 吃粽子可以说能满足南北差异 , 因为爱吃的广东人在漫长的岁月里发挥了民间智慧 , 研究出了各式各样、不同地区、不同口味的粽子 。
潮汕鸳鸯粽 , 了解一下?一个让咸甜党握手言和的优秀选手↓↓↓
吃粽子小贴士:
△不论哪种粽子 , 吃前都要彻底加热 。
△粽子一定要冷水下锅 。 用冷水煮粽子 , 随着水温慢慢升高 , 粽叶香味会慢慢渗透到糯米里 , 煮出的粽子会更香 , 没有硬心 。
△水面一定要超过粽子 。 这是因为粽子在煮的过程中会膨胀 , 如果加水不够多 , 上面的粽子会被顶出水面 , 不容易煮透 , 煮出的粽子也不够软糯 。
△粽子入锅后 , 最好上面用重物压实 , 这样煮出来的粽子不会散烂 。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不要添生水
青塘粽 香飘吕梁山
吕梁山下“青塘粽” , 在当地小有名气 。 端午节时 , 家家必有 。 虽然在北方山区 , 但青粽飘香 。 这要归功于前青塘村清澈的泉水 , 以及郁葱葱的芦苇林 。
嗨 !端午 ——“粽”不同
文章图片

村民们剪下青塘里新鲜的芦苇叶 , 包上自家种的黄米 , 再夹几颗从吕梁山上采摘的红枣 , 就成了香飘村落的青塘粽子 。
嗨 !端午 ——“粽”不同
文章图片

48岁的王登远 , 是前青塘村的村民 。 每到端午 , 自家的“粽子摊”前生意兴隆 , 每天能够卖出2000多个新鲜粽子 。 一个粽子两块五 , 除去成本 , 一天净收入2000元 , 每年卖粽子就能收入十六、七万 。 如今前青塘村的青塘粽变成了脱贫致富产业 ,仅去年的粽子产值就有1200万元 。   
嗨 !端午 ——“粽”不同
文章图片

嗨 !端午 ——“粽”不同
文章图片

婆婆粽 , 火了不止一条“gai”(街)
在成都 , 端午节前最火的一条街 , 不是春熙路 , 也不是玉林路 , 而是马鞍东路 。
为什么?看看这阵仗就知道↓↓↓
嗨 !端午 ——“粽”不同
文章图片

不管沿街铺面平日卖什么 , 一到端午全改卖粽子 。 仅仅600米的街道 , 就有上百个粽子摊位 , 而且都是各种“婆婆粽”。  
最早这里是由四位婆婆摆摊卖粽开始的 。 “马婆婆”周启玉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婆婆 , 94岁高龄的她每年都会为老主顾们亲手包粽子 。
嗨 !端午 ——“粽”不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