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巩义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不排除是黄帝时代都邑所在( 五 )


随着河南荥阳的汪沟遗址、青台遗址、郑州西南郊区的黄岗寺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等一系列仰韶文化城址被发现 , 一个具有早期城市群性质的大型聚落集团面貌逐渐清晰 , 形成了黄帝时期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核心地区 。
不久前 , 研究人员在汪沟遗址出土瓮棺里的头盖骨附着物和瓮底土样中 , 检测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桑蚕丝残留物 , 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丝织品 , 令学术界大为振奋 。
这些丝绸是用来包裹亡童下葬的 。 事实上 , 郑州地区的仰韶文化聚落群发现好几处蚕丝裹着孩童放在瓮棺里 。 为什么死后要裹蚕衣?因为当时的人们希望死后像蚕破茧飞天一样复活 。 孩童的瓮棺也多为小口尖底瓶 , 形似蚕蛹 , 体现了先民对蚕神的崇拜 。
“谁都想死了以后变神仙 , 中华文明古老朴素的修行思想在这个时候相对成熟了 , 先民有了重生的精神追求 , 并且想办法去实现 。 ”顾万发推测 , 也许正是因为原始崇拜 , 先民才会去驯化野蚕 , 使用蚕丝 , 牙雕蚕说明他们已非常熟悉蚕的生长习性 。
甚至可以说 , 当时的丝绸技术已趋于成熟 。 在汪沟遗址的出土残片中 , 有一块“绫罗绸缎”中的罗织物 , 且经过染色处理 。 为防止掉色 , 先民对这块染色罗进行脱胶 , 生丝脱胶后称熟丝 , 这块罗也是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熟丝丝绸织品 。
其实 , 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 , 全国许多地方都开始关注蚕了 。 20世纪20年代 , “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发掘出半个蚕茧;河南省淅川县下王岗遗址 , 曾出土陶捏的蚕蛹;陕西宝鸡的一处遗址还发现了陶器上的彩绘蚕 。 而中原地区不仅关注蚕 , 还关注蚕丝 。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 。 中国新石器时代各地代表性文化的农业都较为发达 , 但在距今5300年前后 , 除了双槐树为首的聚落 , 全国其他地方却没有与桑蚕纺织业有关的确切发现 。 ”李伯谦认为 , 从这一角度讲 , 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 , 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 。
墓葬区透露的文明发展模式
河南巩义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不排除是黄帝时代都邑所在
文章图片

河洛古国还发现许多被后世承袭的文化传统或社会观念 , 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曾中断 。
遗址内发现3处墓葬区 , 共有1700多座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 , 均呈排状分布 。 墓葬为东西向 , 墓主人仰身直肢 , 头向西 。 其中一个墓葬区早期主体被遗址外壕和中壕及一条围沟围成一个独立的区域 , 应是中国早期帝王陵寝兆域制度的雏形 。
河南巩义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不排除是黄帝时代都邑所在
文章图片

祭坛
发掘单位已与北京大学等12个权威学术机构开展合作 , 对人的来源、疾病、迁徙、食谱、人地关系、古DNA等问题予以研究 。 专家们认为 , 对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处在文明起源关键时间阶段、位于黄河流域中心区域的聚落集团的人的问题的综合研究 , 将为华夏民族的核心族系起源问题提供最为丰富的单体资料 。
目前 , 初步获得一些有意思的发现 , 生活在这里的男性基本不干体力活 , 因为上肢极不发达 。 同时 , 男性的基因稳定一致 , 而女性的基因来源非常广泛复杂 , 由此不难产生一些大胆的联想 。
“更特别的是 , 双槐树遗址的墓葬里随葬品很少 , 即使墓葬规模很大、等级很高 , 里面也没多少东西 , 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特例 。 ”顾万发说 , 这可能跟中原地区的丧葬思想有关 , 首领掌握军事权和祭祀权 , 但宗教色彩不浓郁 , 不主张把生前的东西带到死后世界 , 这也是其延续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