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巩义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不排除是黄帝时代都邑所在( 四 )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5000多年前的画面:九个陶罐和麋鹿都埋在地下 , 当房子建成后 , 居住的主人日常活动时 , 就仿佛骑在麋鹿身上 , 向诸部落氏族表达自己才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 。 专家推测 , 这应该是一位有地位并且谙习巫术和天文的古国首领 , 以这种方式设计自己的居室实际是在神化自己 。
北斗九星天文遗迹的发现 , 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 。 其中一颗如今已看不到的星 , 专家推测可能是景星 , 即超新星 。 《河图》记载:“黄帝治 , 景星见于北斗也 。 ”也就是说 , 在北斗附近出现景星的时候是黄帝治理天下的繁盛时代 。 这九个陶罐 , 有可能记录了一次超新星爆发 , 目前相关研究还在进行中 , 如果情况属实 , 将是对世界天文学史的巨大贡献 。
顾万发及其团队之所以能顺利确认北斗九星遗迹 , 离不开他主持发掘的另一处遗址——青台遗址 , 那里也发现有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 。 青台遗址位于河南荥阳 , 与河洛古国属于时代近似的文化遗存 , 发现的“北斗九星”标志物大小与天体实际亮度基本一致 , 用现代天文学软件演示 , 位置也非常精确 。 同时还存在北斗九星祭祀区 , 尤为重要的是还发现了圜丘形天坛遗迹 , 殊为难得 。
河南巩义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不排除是黄帝时代都邑所在
文章图片

这是青台遗址的北斗九星遗迹(2019年8月27日摄) 。 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李安摄
专家们认为 , 双槐树遗址连同青台的“北斗九星”遗迹、天坛圜丘及有关建筑 , 既是科学的天文遗迹 , 也明显具有特殊的人文含义 。 这些高等级的人文与天文遗迹融合的现象 , 表明在聚落布局中的礼仪化思维和“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已经形成 , 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 。
农桑文明史的最早代表
河南巩义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不排除是黄帝时代都邑所在
文章图片

河洛古国还发现了国宝级的文物——中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 。 它与青台遗址等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一起 , 实证了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缫丝 。
河南巩义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不排除是黄帝时代都邑所在
文章图片

牙雕家蚕
这件艺术品长6.4厘米 , 宽不足1厘米 , 厚0.1厘米 , 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 , 是一条正在吐丝的家蚕形象 。 它的做工十分精致 , 腹足、胸足、头部组合明晰 , 和现代的家蚕极为相似 , 同时背部凸起 , 头昂尾翘 , 与蚕吐丝或即将吐丝时的造型高度契合 。
这是迄今发现的仰韶时期与养蚕及丝绸起源相关联的、比较直观的实物资料 , 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 牙雕蚕的发现 , 对顾万发而言别具意义 , 因为双槐树遗址的发掘初衷就是寻找丝绸之源 。
“丝绸和玉都是中华文明的高端代表 , 关于玉的研究和发现很多 , 丝绸少有人关注 。 丝绸这种高科技产物的产生 , 一定有相应的社会理念和人力物力财力做支撑 , 背后肯定有更高端的文明存在 , 如果找到了 , 所谓‘中原文明洼地’的问题就解决了 。 ”顾万发说 , 他不相信距今5000多年前中原地区没东西 , 从气候、环境、资源和传说等各方面看都没道理 。
河南巩义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不排除是黄帝时代都邑所在
文章图片

骨质鞋形器
正是在这种理念驱使下 , 加上从考古科研角度呼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 自2013年起 ,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考古发掘项目 , 对郑州周边相关遗址进行全面的调查勘探与考古发掘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