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2014年2月25日推出的LinkedIn中文版“领英”

关于Linkedin原版自身的优缺点暂且不谈,主要说一下Linkedin在中国本土化的问题。任何一家国外的社交媒体想在国内本土化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已经有无数的先例证明国人自己山寨的产品也许更符合中国国情。但Linkedin却还比较奇怪,虽然有天际网、若邻网之类的求职网站,但在国内还没有一个和它相似度很高的网站,在这方面来讲,Linkedin本土化之后的获得市场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但Linkedin入华后也有很多挑战。第一点,在中国,每一个人的人脉关系网都是极其极其复杂的,复杂到美国人可能无法理解,复杂到可能无法用一个社交求职站来清晰化每一条人脉。而Linkedin主打高端人才市场,越是高端,这种人脉复杂程度也许越大。其次,中国人谈公事(当然也包括求职、跳槽什么的)有个习惯,那就是一定要找个地方,坐下来,喝杯茶或者干杯酒,边动筷子边娓娓道来,这可能又会成为Linkedin最难以渗入的环节。第三,Linkedin的设计在我看来太过复杂了,虽然有很多的设置选项来进行隐私设置,但依然会让很多人用的小心翼翼。试想,稍有不慎,你就会被老板发现跳槽到竞争对手那里的动机,于是,老板就等着你的辞职信了,今年的年终奖也没有了。这一点也许在国内的挑战更加的大。第四点,Linkedin自身最为重要的资源是其社交网站属性下的信息聚合能力和粘性的关系网,但现有的Linkedin还极少有国内的雇主入驻。不过这才刚刚开始,说不定过几天国内的大小公司就会成堆涌入。总之,第三和第四点可能不是问题,或者说只存在时间的成本,但第一和第二是可能会成为Linkedin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中遇到的最根深蒂固的难以跨越的障碍。如果解决不好,也许Linkedin就只能成为职场新手们放简历、以及公司放招聘广告的地方。
■网友
刚好最近在找工作,但领英网站慢到要死,半天也打不开。感觉降低到和微软的MSN、IE一个档次了。
■网友
---update---好吧,收到了switch邀请,证明账户可以通用---吐槽回收站---这货居然和主站使用两套独立的账户体系…
■网友
新版的领英还要重新注册账号吗?以前旧版里的东西们就都没了吗?
■网友
LinkedIn(领英)(IPA: /?l??kt??n/,NYSE:LNKD)是一家商业客户导向的社交网络服务网站,成立于2002年12月并于2003年启动。2011年1月,LinkedIn有超过9000万的注册用户。到2012年1月,LinkedIn已经超过1.5亿的注册用户。网站的目的是让注册用户维护他们在商业交往中认识并信任的联系人,这些人被称为“人脉”(Connections)。用户可以邀请他认识的人成为人脉。从目前来看,国内第三方求职招聘类网站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面向所有人的综合类招聘网站,如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和51job,是国内求职招聘类网站1.0时代的代表;二是在第一类的基础上,对目标人群进行进一步细分的招聘网站,如应届生求职网、过来人求职网;三是与LinkedIn类似,在求职人群上瞄准中高端类人才,并引入社交模式,走“社交+求职”路线,国内类似的网站有大街网、优士网、天际网、若邻网、猎聘网等。从模式上来看,直接与领英网产生竞争关系的将是国内的类LinkedIn网站。综合国内目前的职业社交网站来看,大多面临用户粘度不高、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在这些类LinkedIn网站中,与领英网背景最相近的是天际网,同样具有外企背景的天际网,背靠Viadeo集团——全球非英语国家市场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与LinkedIn是职业社交网站内的直接竞争对手。但是,没能逃脱外国互联网公司入华的魔咒,尽管已经运营多年,天际网目前在国内的发展仍旧乏善可陈。本土企业中,大街网通过与新浪微博合作,在挖掘社交数据的道路上做出了一些探索。去年,大街联手新浪微博推出大街微招聘、大街微猎头,整合了“社会化发布”、“人脉招聘”,并基于用户在新浪微博上的人际关系推出了微人脉功能,这些根植于中国互联网环境下比较接地气的尝试,在探索职业社交方面,收到了积极评价。定位于中高端人才互动型网站的猎聘网在用户构成上比较接近LinkedIn,2013年,猎聘网公布的数据是注册猎头上万、注册用户1000万,活跃用户300万。猎聘网的用户由猎头、求职者和企业组成,其盈利模式为针对企业和人才的不同需求进行收费,猎头免费。尽管猎头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猎聘网上的简历质量,但是另一方面,网站的运营机制又迫使猎头通过发布虚假信息以获得部分功能,导致虚假繁荣。同时,针对C端(求职者)的收费模式能否持续仍然有待观察。与国内的求职社交类网站相比,领英网拥有LinkedIn成熟的模式和部分高质量的用户为基础。经过两年时间的准备,LinkedIn也对中国市场进行了充分调研,比如用户可以在领英网上导入自己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上的信息,而不是开放Twitter和Facebook的接口,显然,这是一个比较接地气的本土化尝试。但是因为还是在初期能否成功还有待观察参考资料LinkedIn中文版山雨已来,谁该紧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