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不是安乐死,却能让病人带着尊严离开!仅有15%的人能“享受”

[临终关怀]不是安乐死,却能让病人带着尊严离开!仅有15%的人能“享受”

文章图片

[临终关怀]不是安乐死,却能让病人带着尊严离开!仅有15%的人能“享受”

文章图片

[临终关怀]不是安乐死,却能让病人带着尊严离开!仅有15%的人能“享受”

陈作兵是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一位主任医师 。
他的父亲不幸确诊了晚期癌症 。
陈作兵治疗过很多晚期癌症病人 , 医术精湛 。 他能切开病人的气管 , 再插入一条直径超过3厘米的导管 , 再接上呼吸机 , 打几千元一针的药剂……


?
其实 , 躺在ICU里癌症晚期病人最后的结局大多是相似的 , 他们的脏器会逐渐衰竭 。 不过 , 有的病人脑死亡后 , 家属仍不肯放弃抢救 。
"从前都是我给别人挑选治疗方案 , 现在轮到自己父亲 , 我束手无策 。 "
父亲的癌症到了晚期 , 且治疗效果不佳 , 生存的几率不大 。 面对因治疗而被痛苦“折磨”的父亲 , 陈作兵实在心疼 , 在得到父亲“放弃治疗”的同意后 , 把他送回了山清水秀的老家 。 陈作兵告诉母亲:“如果父亲昏迷或是停止心跳 , 不要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 。 如果可以 , 适当的镇静催眠送走他就行 。 ”


?
陈作兵父亲生命的最后阶段过得非常舒心从容 。 这段时间里 , 他再也不用吃药打针 , 每天都可以尝自己喜欢的食物 , 也没有像其他晚期病人那样骨瘦如柴 。
晚期癌症病人 , 治还是不治?
当癌症病人到了晚期 , 该不该治呢?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 病人年纪、癌症种类、包括药物和新疗法等医疗资源 , 以及病人家庭的经济承担能力等等 , 都是要考虑的 。
而作为一个医生 , 首先考虑的不是“要不要治” , 而是“能不能”治 。 如果前提是能治的话 , 接下来就是考虑该采取什么治疗方法 。 这需要和病人有充分的沟通 , 毕竟如果采取一种激进的疗法 , 大多数晚期癌症病人需要承受化疗、放疗等的副作用折磨 , 其痛苦常常超出一般人所想象 。 像运动明星李宗伟这样有健壮的体魄 , 且是早期鼻咽癌 , 其治疗过程也是相当痛苦 。


?
如果采取保守疗法 , 则要让病人明白他需要长期和癌症共存 , 但医生会帮助病人减轻症状 , 控制癌症发展 。 但不管采取的是那种方法 , 都应该理性对待晚期癌症的5年生存率 。 据国家肿瘤中心的数据 , 2018年中国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为40.5% 。 最后要不要接受治疗 , 要看病人个人的意志 , 以及其他现实情况 。

如果前提是不能治呢?比如病人年事已高 , 基础疾病使得治疗相当困难等原因无法医治 。 那么 , 医生或者会劝谕家属照顾好病人 , 让他好好享受剩下不多的日子 , 做好临终关怀工作 。 但是 , 这时候 , 医院也不是无能为力 , 因为这时的病人仍有不少身体问题 , 比如并发症 , 癌痛等 。 要让放弃治疗的癌症病人舒心 , 仍有很多功夫需要做 , 而这正是医院临终关怀的工作 。
临终关怀:让病人有尊严地离开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急诊大楼地下一层 , 有一个“善别室” , 是服务于临终病人及其家属的场所 。 这里 , 安静肃穆 , 又不乏温情 。 院方希望借此可以让病人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 , 并唤起医生的善心和人文情愫 。
这便是临终关怀 。 它是指得到临终病人同意之后 , 为患者提供“尊严死”的医疗护理 , 减少生理和心理的痛苦 。 在台湾地区 , 临终关怀也被称为“安宁疗护” 。 它是通过医护人员、志愿者和家属的陪伴和护理 , 让病人安详地完人生最后一程 , 不包括给病人造成痛苦的手术和无意义的治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