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从对科举争议案的处理,比较赵匡胤和朱元璋治国理念的异同( 三 )


 明太祖朱元:从对科举争议案的处理,比较赵匡胤和朱元璋治国理念的异同
文章图片

明朝时的江南贡院
3、赵匡胤重公正,举贤不避亲;朱元璋重平衡,南北要并重。
赵匡胤所处的时代,南北方经济、文化发展比较均衡,而且南方广大地区还未纳入北宋版图,科场还是北方人的天下,尚不存在地域之争,因此赵匡胤更关注的是科举公正性,他希望考官公正无私,唯才是举,完全以德才成绩取士,至于籍贯、地域不足为凭。如果武济川在殿试时表现优异,赵匡胤也会信奉“举贤不避亲”,绝对不会将武济川罢落,更不会惩罚主考官李昉。
朱元璋面临的环境与赵匡胤不同。洪武三十年时,明朝已统一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南方,南方人霸占科场不足为怪,朱元璋本人是淮北人,说南不南,说北不北,他本人应该没有强烈的“地域情节”,对南方人并无恶感,也并不偏爱北方人。朱元璋平衡南北取士人数,主要是政治上的需要。北方不要在录取人数上落后太多,才有助于缓解激烈的南北矛盾,巩固和扩大明朝的统治基础。
 明太祖朱元:从对科举争议案的处理,比较赵匡胤和朱元璋治国理念的异同
文章图片

古代贡院放榜图
【两人处理方式的相同之处】
尽管赵匡胤和朱元璋在处理类似的科举争议案上表现出迥然相异的风格,但从动机和形式上,还是有一些共通之处,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
1、重视科举取士,亲自处理争议。
科举取士是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读书人而言,科举入仕是施展才华抱负、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对统治者而言,科举取士是选拔优秀人才、影响大局的重要工具。但凡有所作为的皇帝,都对科举取士高度重视,以科举选拔真正优秀的人才,即便在王朝覆亡之际,科举取士也很少被耽误。
赵匡胤接到考生告状后,怀疑主考官徇私,决心亲自考试落榜考生,并改变了李昉等人确定的录取结果,不仅录取了很多落榜生,还借机创设了殿试制度;朱元璋的处理方式与赵匡胤相同,先是安排人复核,复核无果后仍然存疑,便亲自出马殿试落榜考生,同样录取了很多落榜考生。两人对科举争议案件的亲自处理,充分体现出对科举取士的重视。
2、掌握取士大权,致力巩固皇权。
赵匡胤和朱元璋治国风格迥异,但都致力于巩固皇权,抑制文武百官之权。
赵匡胤亲自考试举人,创设殿试,深层次目的是为了取缔大臣的取士裁决权,将取士大权收归自己手中,从而强化皇权;朱元璋亲自殿试举人,并大开杀戒,表面看是为了平息北方士子的怨气,实际上是对刘三吾、张信等官员滥用取士大权,甚至欺骗自己的惩罚,根本而言也是为了巩固皇权。
 明太祖朱元:从对科举争议案的处理,比较赵匡胤和朱元璋治国理念的异同
文章图片

古代科举取士图赵匡胤和朱元璋治国理念异同的影响
赵匡胤和朱元璋治国理念的异同,不仅表现在对科举争议案的处理上,还延伸到治国理政的各个方面,进而早就了宋、明两代截然不同的政治气象。
1、赵匡胤把温和、公正和制度建设贯彻到各个方面。
对于读书人,赵匡胤给予充分尊重,立下太祖誓碑,“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严格约束后世子孙,“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宋朝的历届皇帝也确实遵守了这一祖宗家法,终宋朝一代,朋党之争有之,文字之狱有之,但只要不是贪赃枉法、杀人越货、谋逆造反之类的重罪,只是言论、政见之争,对士大夫最大的惩处不过是开除公职,流放边远,没有一个判处死刑的。
对功臣武将,赵匡胤也心存疑虑,全力提防,但他没有卸磨杀驴,屠杀功臣,以暴力解决,而是“杯酒释兵权”,解除他们的兵权,以高官厚禄豢养起来,自然能“杯酒解印,大将归心”,处理方式举重若轻,就连朱元璋都对此赞赏有加,评价说“使诸将不早解兵权,则宋之天下,未必五代若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