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医生护士 “治疫病”还“疗心伤”

北京的医生护士 “治疫病”还“疗心伤”
文章图片

护士韩遵海总想为12层病区那个60多岁的老人做点什么 , 后者是北京赴鄂医疗队收治的首批患者之一 , 妻子已经因为新冠肺炎去世了 。 老人的身体在康复 , 但情绪一直低落 。
“您想吃点儿什么?要不给您拿点水果?”一连串的问候 , 回应大多是礼貌的谢绝 。 直到有一次 , 韩遵海问老人要不要剪剪指甲 , 他高兴地点了点头 。
北京医疗队抵达武汉40多天 , 病区的患者大部分都在好转 。 但在身体康复的同时 , 无法一同褪去的是治疗中的煎熬、对未来的焦虑 , 甚至亲人离世的冲击 。 协和西院的隔离病房之内 , 医生护士成了最直接的倾诉对象 , 从“治疫病”到“疗心伤” , 这件事做起来并不容易 。
查房:随着好转 , 病人思虑在增多
又是北京赴鄂医疗队世纪坛医院医生苑晓冬来查房的日子 。
12层病区西边的一间病房 , 住着医疗队首批患者里的一位老先生 , 苑晓冬进屋后跟他解释 , 肺部的损伤要慢慢恢复 , 急不得 , “还是要尽量多吸氧 , 我看您10次有8次吸着 , 还有两次让我逮着没吸 。 ”
老人一下不好意思了 , “哎呀 , 那两次是刚上厕所回来 。 ”
苑晓冬还关注着病区里一个姓朱的老人 , 他看出来 , 老人是个体力劳动者 , 耐受度好 , 血氧掉到80多都能扛着 , 还很朴实 , 总不愿意麻烦别人 。 每次见到他 , 苑晓冬都嘱咐 , 上厕所要按呼叫铃找护士 , 有时候他也“吓唬” , “现在是好多了 , 但您要是摔在厕所里 , 咱们可就前功尽弃了 。 ”
病区内大部分病人都在好转 , 但苑晓冬查房时说的话越来越多 , 转完40个病人 , 至少也要3个多小时 。 病人有了精神 , 思虑就渐多 , 除了治疗上的疑问 , 还有那些生活上的焦虑 , 也一股脑向医生倒了出来 。
之前有个中年人 , 总着急出院 , 恨不得想一天复查两次核酸 , 他说外面有个合同 , 工期快到了 。 苑晓冬只有一次次跟他解释仓促出院的风险 , 叮嘱要尊重疾病的发展规律 。
还有个老太太 , 总是念叨“将来三个儿女的婚事怎么办 , 最小的已经24岁了” 。 苑晓冬又被气乐了 , 宽慰她说:“24岁您就别操心了 , 我24岁的时候已经给家里钱了 。 ”
沟通:医患群里得讲究点“艺术”
过去的十多天 , 在12层病区医患沟通微信群里 , “核酸”这个词出现了56次 , “出院”这个词出现了112次 。
已经出院的武强生在12层病区度过了23天 , 他总结出了病人们的几个特点:刚入院时 , 希望医生关注度都在自己身上 , 最好用上所有治疗手段;之后就是压力和焦虑 , 总喜欢问什么时候可以出院 。
武强生自己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 2月底 , 他刚复查完第一次核酸 , 家里传来消息 , 3岁的儿子一直咳嗽、发烧 。 武强生急了 , 他36岁才有了这个孩子 , “当时什么都不顾了 , 就想赶紧回家陪着他 。 ”还好 , 孩子后来没什么问题 , 武强生这才安下心来 。
消除疑问和焦虑最直接的办法 , 就是一次次解答 。
“医生会严格分析大家是不是真的阴性!我们会努力排除假阴性再让大家出院!我们不单纯追求出院病人数量这个成绩!我们要严格把控出院质量!”12层病区主任丁新民是军医出身 , 说话严肃、直接 , 在给患者解释出院标准的时候 , 连着用了几个感叹号 。
苑晓冬跟患者交流是另外一种风格 , 他希望幽默一些 , 但也不能失了医生的权威 , 这里面讲一种平衡和艺术 , “这个度挺难把握的” 。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 , 武强生也觉得医生该努力维持自己的“权威性” , 他说在这座受“码头文化”影响的城市 , 人们性格里粗放中带着直接 , “对方强势一点 , 才会觉得不是哄着自己 。 ”刚住进医院的时候 , 武强生按照网上的各种信息 , 准备了一箱子药带过来 , 丁新民直接说:“先别吃了 , 这些不见得对你有好处 。 ”武强生很信服这种沟通方式 , 听从了医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