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四大家是哪四位代表作是什么,元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一样吗( 四 )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 , 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 是他的代表作 。
由于不满于黑暗社会的压抑与摧残,关汉卿长期“混迹”在勾栏妓院 。在玩世不恭的背面,隐藏着冷峻悲凉的内心世界和热烈乐观的战斗精神 。关汉卿写作勤奋,一生共著杂剧67部,今存18部,其中“旦本”戏占12个 。他那贴切现实、充满血肉之感的笔触,诉说着社会民众的困苦与无奈;又将一腔悲悯的情怀 , 倾洒在被污辱的女性身上 。最脍炙人口的作品是《窦娥冤》 。

元曲四大家是哪四位代表作是什么,元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一样吗

文章插图
《窦娥冤》取材于汉代流传下来的“东海孝妇”民间故事,关汉卿结合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体认,精心构制了这个大悲剧 。窦娥因家贫被卖给蔡家做童养媳,丈夫早死,婆媳相依为命 。流氓张驴儿闯入这个家庭,胁迫窦娥婆媳嫁给他们父子为妻,遭到窦娥严辞拒绝 。张驴儿欲毒死蔡婆 , 结果反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便嫁祸给窦娥 。昏聩的桃杌太守严刑逼供 , 将窦娥屈打成招,并被处死 。违法的人并未得到制裁,守法的人却被“法纪”送了性命 。戏剧的锋芒直指酷虐的封建统治 。
当窦娥幻想破灭,她愤怒地呼喊出:“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的责天问地,也是关汉卿的呼喊,代表着不屈从于现实命运的浩然正气 。元杂剧多充溢着一种郁闷、愤懑的情绪,这是在异族统治下的元代作家目睹种种黑暗现象后的自然流露 。但关汉卿在《窦娥冤》中表达的是对整个社会的否定与诅咒般的诘难,具有无可辨驳的深刻性 。
关汉卿《窦娥冤》名句: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下一句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哎 , 只落得两泪涟涟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元曲四大家是哪四位代表作是什么,元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一样吗

文章插图
2、元曲四大家马致远及其代表作
马致远著有杂剧十五种 , 存世的有《江州司马青衫泪》、《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半夜雷轰荐福碑》、《马丹阳三度任风子》、《开坛阐教黄粱梦》、《西华山陈抟高卧》七种 。马致远的散曲作品也负盛名,现存辑本《东篱乐府》一卷,收入小令104首,套数17套 。其杂剧内容以神化道士为主,剧本全都涉及全真教的故事 , 元末明初贾仲明在诗中说:“万花丛中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名香贯满梨园” 。
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任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 。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 。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 。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 , 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 。
元曲四大家是哪四位代表作是什么,元杂剧四大家和元曲四大家一样吗

文章插图
《汉宫秋》是马致远早期的作品 , 也是马致远杂剧中最著名的一种,敷演王昭君出塞和亲故事 。历史上的这一事件,原只是汉元帝将一名宫女嫁给内附的南匈奴单于作为笼络手段,在《汉书》中的记载也很简单 。而《后汉书·南匈奴传》加上了昭君自请出塞和辞别时元帝惊其美貌、欲留而不能的情节,使之带上一种故事色彩 。后世笔记小说、文人诗篇及民间讲唱文学屡屡提及此事,对历史事实多有增益改造 。
马致远的《汉宫秋》在传说的基础上再加虚构,把汉和匈奴的关系写成衰弱的汉王朝为强大的匈奴所压迫;把昭君出塞的原因,写成毛延寿求贿不遂,在画像时丑化昭君,事败后逃往匈奴,引兵来攻 , 强索昭君;把元帝写成一个软弱无能、为群臣所挟制而又多愁善感、深爱王昭君的皇帝;把昭君的结局,写成在汉与匈奴交界处的黑龙江投江自杀 。这样,《汉宫秋》成了一种假借一定的历史背景而加以大量虚构的宫廷爱情悲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