豕的是什么意思( 三 )


豕負塗(豕负涂),◆謂豬匍伏道途泥淖中 。○《易?睽》:“上九,睽孤 。見豕負塗 。”○[王弼]注:“以文明之極,而觀至穢之物,睽之甚也 。豕失負塗,穢莫過焉 。”後用“豕負塗”比喻污穢 。○[宋][陸游]《讀紊崛嗽娮反纹漤崱分?澹骸叭?鍙腿???逵駪衙髦椋缓沃敛蛔哉洌?欲效豕負塗 。”
豕分蛇斷(豕分蛇断),◆比喻支離破碎 。○[後蜀][何光遠]《鑒誡錄?知機對》:“一擊而魚潰鳥離;四合而豕分蛇斷 。”
豕訛(豕讹),◆猶豕亥 。○[明][陸采]《懷香記?鞠詢香情》:“流言s成投鼠誤,偏惑猶然見豕訛 。”
豕竄狼逋(豕窜狼逋) , ◆狼狽逃竄貌 。○[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一?。骸翱催@賴功賊容顏如糞土,出轅門豕竄狼逋 。”
豕畜,◆I指豬一類的家畜 。○[清][王韜]《代上廣州馮太守書》:“其居人為奇貨,輾轉販售,視同豕畜 。”◆II比喻待人如畜禽獸,養而不敬重 。
蛇豕,◆長蛇封豕 。比喻貪殘害人者 。語出《左傳?定公四年》“[荾為封豕長蛇 , 以薦食上國”[晉][杜預]注:“言[荾貪害如蛇豕 。”○《晉書?樂志上》:“蛇豕放命,皇斯平之 。”○[唐][李咸用]《題陳正字林亭》詩:“家林蛇豕方群起,宮沼龜龍未有期 。”○[清][魯一同]《重有感》詩:“全開門戶容蛇豕 , 漫握韜鈐布鸛鵝 。”
三豕涉河,◆《问洗呵?察傳》:“[子夏]之[晉] , 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 。’[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 。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 。’至於[晉]而問之 , 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作“三豕渡河” 。後多以喻文字的訛誤 。○[漢][蔡邕]《月令問答》:“書有轉誤,三豕渡河之類也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練字》:“[晉]之史記,三豕渡河,文變之謬也 。”亦省作“三豕” 。○[宋][孔平仲]《和常父》詩:“溫尋簡策評三豕,點綴文章學受辛 。”○[清][趙翼]《漫興》詩:“觀史眼漸迷三豕,導氣身將學[五禽] 。”
三豕,◆見“三豕涉河” 。
人豕,◆即人彘 。○《漢書?爰盎傳》:“陛下所以為[慎夫人],適所以禍之也 。獨不見‘人豕’乎?”○《後漢書?文苑傳?崔琦》:“[戚姬]人豕,[蝅宗以敗 。”○《資治通鑒?漢和帝永元十四年》:“今我當從死,上以報帝之恩……下不令[陰氏]有人豕之譏 。”詳“人彘” 。
犬豕 , ◆1.狗和豬 。○《列子?仲尼》:“長幼群聚而為牢藉庖廚之物,奚異犬豕之類乎!”◆2.比喻鄙賤之人 。○[唐][杜牧]《送沈處士赴蘇州李中丞招以詩贈行》:“處士常有言,殘虜為犬豕 。”○《三國演義》第二二回:“犬豕何堪共虎鬥,魚蝦空自與龍爭 。”
牧豕聽經(牧豕听经),◆《後漢書?承宮傳》:“﹝[承宮]﹞少孤 , 年八歲,為人牧豕 。鄉里[徐子盛]者,以《春秋經》授諸生數百人,[宮]過息廬下,樂其業,因就聽經,遂請留門下,為諸生拾薪 。執苦數年 , 勤學不倦 。經典既明,乃歸家教授 。”後用為勤學的典故 。
鹿豕,◆1.鹿和豬 。比喻山野無知之物 。○《孟子?盡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遊,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幾希 。”○[清][方文]《訪沈昆銅村居》詩:“天寒且作魚龍臥,地僻應同鹿豕群 。”◆2.比喻愚蠢的人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惜此女蠢若鹿豕 , 惟知飽食酣眠 。”○[巴金]《雪》第六章:“他們一個個都是蠢如鹿豕的東西 。”◆3.比喻好群聚的人們 。○《孔沧?儒服》:“人生則有四方之志,豈鹿豕也哉,而常聚乎?”[清][鈕琇]《觚賸?酒兵》:“人生鹿豕豈長聚,客散天涯我歸[浙] 。”
龍首豕足(龙首豕足) , ◆猶言牛頭不對馬嘴 。謂對書義的解釋與原旨相去甚遠,風馬牛不相及 。○[南朝][梁元帝]《金樓子?立言下》:“夫今之俗,搢紳稚齒,閭巷小生,學以浮動為貴 。用百家則多尚輕側,涉經記則不通大旨 , 苟取成章,貴在悅目 。龍首豕足,隨時之義;牛頭馬髀,強相附會 。”
遼豕白頭(辽豕白头),◆同“遼東豕” 。◆[唐][駱賓王]《上吏部侍郎帝京篇》:“[楚]翬丹質,在[荊]南以多慚;[遼]豕白頭,望[河東]而載恧 。”
遼豕白(辽豕白),◆同“遼東豕” 。◆[唐][張九齡]《南陽道中作》詩:“豈暇[墨]突黔,空持[遼]豕白 。”
遼豕(辽豕),◆見“遼東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