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的麻沸散真的失传了吗( 二 )


华佗的麻沸散真的失传了吗

文章插图
待到明初年间,明朝藩王朱橚的《普济方》问世后,集结了宋元各种麻醉药优点的“草乌散”,成了明初起常见的麻醉药 。
以这种麻醉药的效果,病人在接受剪骨等手术时,都可以成功实现全身麻醉 。对不同的手术科目 , 《普济方》里都有“草乌散”用药时严格的药量规定 。这时的麻醉药,已经十分安全 。
比起这成熟的全身麻醉技术,从明代起,中国古代的“局部麻醉”技术,也是突飞猛进 。
明代医生王肯堂,就以酒混合麻醉药物,成功完成了局部麻醉 。清代的名医吴谦与顾世澄,更把“局部麻醉”的技术精进一步,顾世澄曾以利刀与绣花针,辅以不同配料剂量的麻醉药,完成对患者的缺唇修补手术 。
吴谦的《医宗金鉴》里 , 更大量记载了以局部麻醉的方式,成功完成的各类外科手术 。
明清时代 , 这类低调的突破,不但远远超过了昔日华佗的传奇,也是古代史上,了不起的医学突破 。
这突破的背后,却是一代代名医们,几乎用生命在践行的心血:麻醉药的研发不同于其他,每一种可以用来参考的药物,都有相当大的风险性 。
华佗的麻沸散真的失传了吗

文章插图
这不止需要漫长的耐心与精细的钻研,更有以身殉道的决心 。比如《本草纲目》里 , 就留下了李时珍钻研麻醉药时,那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记载:“曼陀罗花,火麻花等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 。每一步看似简单的收获 , 都是用生命在尝试 。
华佗麻沸散的传奇,留下的不止一声叹息 , 更是中国医学先贤们,上下求索的倔强身影!
中国针灸鼻祖其实出身儒家,饱受病痛折磨中写下史学奇书
【华佗的麻沸散真的失传了吗】异常天象在古代帝王眼中代表什么?连累了多少臣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