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面对死亡有了第二种选择?( 二 )


前段时间,他在微信服务号上线了文字对话功能,只需要花几十秒钟回答几个问题 , 即可把AI“训练”得具备逝去亲人一定的性格特征 , 可和屏幕前的用户进行文字对话,并且是免费的 。这一服务“目前使用人数接近2000,已经超过了付费客户数量” 。
此前,很多人找到阿亮提出“复活”逝去亲人的需求 , 但是最终付费的人很少 。后来他找到了一批低价的AI大模型资源,在此基础上搭建了“虚拟对话”功能 。在没有大量宣传的情况下,陆陆续续有不少人开始使用 。在阿亮看来,这个服务的设计很简陋,“也正因为足够简陋,很多人上手容易 , 又是在微信这样一个场景之下 , 大家会觉得特别真实 。”
然而,“虚拟对话”使用的人数越来越多,风险也随之增大 。比如目前这不到2000人的对话数据该如何保存、是否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阿亮说,这些数据实际是储存在微信平台方 , 他们只有检查的权限,其中的相关责任并没有明确的界定 。为了规避掉这些问题,他的团队正在研发App,他希望未来这一服务更加自主可控,同时对话表现和安全措施能做得更好 。
目前阿亮的团队不到10个人,基本都是AI行业的技术人员,大多为兼职 。虽然整体处于亏损状态,获客成本高,实际付费人数也比较少,但他坚信,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以及当下很多有需求的年轻人成为主要用户 , “这个事儿长期看肯定是赚钱的” 。
“数字永生”
电影《流浪地球2》中 , 图恒宇将车祸去世女儿丫丫的意识存储并上传至数字世界,试图让女儿实现“数字永生”,这一剧情引发很大关注和讨论 。“数字永生”其实是利用AI技术,通过分析和模拟个体数据 , 创造出一个能够在虚拟世界存在的数字化身份 , 从而实现人的“永生”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AI技术还远未发展到这种地步,只能模拟人类的生命行为和关键特征 。
刘骁奔正在做的创业项目就与“数字永生”有关 。他出生于2000年,是这一创业团队负责人 , 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 。刘骁奔及其团队认为,“数字永生”未来会成为传统殡葬行业外,人类面对死亡的第二种选择 。
他认为 , “数字永生”分为“数据留存”和“数据演绎”两个过程 。最近热议的“复活”逝者视频的生成过程,是典型的“数据演绎” 。而“数据留存”则是收集一个人的生物数据(比如视频、音频等),并将其整理成可供AI加工的数据集 。刘骁奔及其团队目前就专注于实现这两个过程 , 并且主张将“数据留存”这一环节面向在世者,通过访谈、音频采集和视频采集等形式,留存更多真实的数据,以方便开展后续的“数据演绎”工作,最终完成“数字永生” 。
作为创业项目,刘骁奔团队目前有5个人,全部为在校生 , 项目已经孵化落地,学校给予了场地支持 。“实现百万营收”是刘骁奔今年的目标,他觉得“有30%-50%的成功率” 。
【AI时代,面对死亡有了第二种选择?】同样已经涉足这一领域的还有于浩 , 此前他在殡葬行业工作过四五年的时间,觉得传统殡葬行业更多的是提供物理设施服务,缺少文化传承和精神陪伴 。“如今 , AI技术为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了载体 。”后来他专注数字生命服务,其中就包括探索“AI+殡葬服务”相关业务 。
2022年,在“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的追思会上,借助AI等技术手段 , 吴院士的虚拟影像与他生前的同事、学生们开启了一场“时空对话”,在场很多人红了眼眶 。这一环节正是于浩负责策划执行的,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吴院士完成“有温度的告别” 。如今,数字礼葬已经成为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 。
数字人同样也是于浩公司的主营业务 。和AI“复活”逝者不同的是,于浩接触更多的情况是,客户要求在生前就完成数字人的生成和训练工作 。其中有希望为父母生成数字人的子女 , 也有主动要求生成数字人的五六十岁老人 。他们希望通过不断的交互训练,让数字人更真实,从而成为延续生命的一种方式 。
两三个月之前 , 于浩接触到一个客户,医生说她爸爸只能再活两年 , 她希望给爸爸生成一个数字人,“留住”爸爸开始逐渐衰退的记忆 。于浩介绍,公司数字人的生成一般参考六个维度:形象、声音、表达方式、性格、知识库和记忆 。其中,最后一步的“记忆复刻”是最有难度的,因为记忆上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通过和数字人不断地交流才能实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