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辣滚烫》北美扑街,首日票房30多万,外媒差评一针见血

《热辣滚烫》北美扑街,首日票房30多万,外媒差评一针见血

文章图片

【《热辣滚烫》北美扑街,首日票房30多万,外媒差评一针见血】《热辣滚烫》北美扑街,首日票房30多万,外媒差评一针见血

文章图片

《热辣滚烫》北美扑街,首日票房30多万,外媒差评一针见血

文章图片

《热辣滚烫》北美扑街,首日票房30多万,外媒差评一针见血

贾玲自导自演的《热辣滚烫》内地票房累计超过34.3亿 , 拿到春节档冠军 , 并很早就接到了索尼影业伸出的橄榄枝 , 确定了海外发行 , 并最终在北美选定200家影院上映 。

由于北美没有引进名额限制 , 上映电影数量很多 , 所以影院有更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 发行模式也和国内完全不同 。
中国的影院是被动接收拷贝 , 电影拷贝存在硬盘里 , 由于硬盘容量大 , 负责制作数字拷贝的中影往往会将同档期的几部电影放在一块硬盘里 , 影院则全部拷进影院服务器 。 当然 , 并不是拷进去就能放 , 还要等电影密钥 , 只有拿到密钥并在密钥规定的放映期内才可以放映 , 这意味着一部新片拷贝会抵达所有影院 , 这无疑会增加影片放映几率 , 再小的片 , 影厅多的影院也会排一两场试试水 。

而北美的影院完全不同 , 他们是主动选择和发行方签约 , 只有合作的影院才会接收拷贝并给排期 , 否则连拷贝都没有 。 所以才有“选定影院上映”的这一说法 。 说回《热辣滚烫》 , 索尼毕竟是大电影公司 , 发行能力比较强 , 200家影院 , 已经超过去年华语片的最高放映影院数 。 而其他影院也会官网一下 , 一旦票房卖得好、看的观众多 , 就会陆续和发行方签约拿拷贝排期 。 然而 , 这次《热辣滚烫》在北美的票房足以用扑街二字形容 。

从boxoffice统计数据来看 , 《热辣滚烫》选择3月8日周五上映 , 200家影院首日贡献315000票房 , 平均每家影院售票金额1575 。 目前美国电影票价在10美金左右 , 这意味着共吸引大概31500位观众观影 , 平均一家影院观影人次大概157人 。
按照影院的放映习惯 , 往往一个影厅在一天内会循环放映一部电影 , 从上午十点到凌晨十二点 , 14个小时的时间里 , 《热辣滚烫》差不多能放映6场 , 场均人次20多人 。
那么换算成人民币呢?31500位观众 , 平均票价40元计算 , 126万的票房成绩是最差的那个梯队 , 基本没什么机会了 。
可能有人会说 , 一共就200家影院 , 和国内过万家影院不能这么比 , 但说到底还是要从影院本身找问题 , 为什么没有更多的影院愿意放映呢?这和国内电影票房不好一样 , 就算10000家影院 , 大部分没有排片就决定了票房上不去 。
一方面自然是市场原因 , 北美影院对中国电影不感冒、不认可 , 而且《热辣滚烫》的卖点是励志和喜剧 。 励志元素上 , 对于一位中国演员的减肥过程 , 北美观众显然不会特别喜欢看 , 相信这次北美发行 , 大部分的票房也都是海外华人贡献的 , 换位思考 , 如果国内影院上映一部进口电影 , 主演是名不见经传的一个演员从胖到瘦的变化过程 , 相信票房也不会好吧!因此 , 北美的发行模式决定了《热辣滚烫》没有办法全面占领影院 , 200家的小规模放映 , 意义真的不大 。

另一方面是电影本身品质原因 。 《热辣滚烫》有和国内观众非常契合的价值观 , 女主角乐莹的家庭、爱情、生活 , 以及后面打拳的选择等等 , 都能让中国观众有极大共鸣 , 然而对于这些 , 北美观众不会感兴趣 。 此外电影的笑点也很难被北美观众get到 , 而且《热辣滚烫》在摄影、美术等制作层面确实没有特别好的表现 , 拿什么在人家的地盘竞争呢?如果换成是《流浪地球3》可能机会还多一些 。

这一点从海外口碑可见一斑 。 《热辣滚烫》在IMDb上的评分仅6.8 , 低于原作《百元之恋》的7.1 。
烂番茄上《热辣滚烫》由于打分的人少 , 烂番茄指数还没有打开 , 但北美观众的评论很有意思 。 打好评的观众显然很业余 , 她似乎没搞清楚《热辣滚烫》是翻拍自《百元之恋》的电影 , 而是在评论里提到了《洛基》 , 认为是这部电影得到的启发 。

而权威媒体《国际银幕》的记者打了差评 , 他的批评一针见血 , 认为电影以粗俗的幽默为卖点 , 对被愚弄的主人公往往居高临下 , 以至于电影最后高潮显得相当空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