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文言文断句与翻译( 四 )


【答案】(1)皇上指着两人对群臣说:“高皇帝培养贤才来留给我使用 。各位想看古代名臣,这两位便是 。”
(2)夏原吉虽然任户部尚书 , 国家大事总是被命令详加议论 。皇上每次御临便殿门口,召夏原吉来谈话一段时间,左右的人都不能够听闻 。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 , 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的能力 , 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达、雅” 。第(1)句注意“贤”、“贻”、“欲”等词的落实;另外本句有两处省略 。第(2)句注意“居”、“辄”、“御”“召语”、“得”等词的落实 。
例6对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B. 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C.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D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答案】C
【解析】文言断句首先要通晓文意 , 然后再沿波探源抓标志 。本题以语言内部相对完善的独立单位为主,考查对文意的把握 。附翻译:后来崔暹聚集宾客,大司马元旭当时也在座 , 讨论想要任命府僚一事 。崔暹指着樊逊说:“这个人学富才高,是最好的行参军的人选 。”元旭看着樊逊说:“能否屈就吗?”樊逊答道:“我家不是名门,可不敢担任这样的重任 。”
例7 用“/”给下面短文中加红的文字断句 。(断3处)
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① , 必以其说驾②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 。郁离子③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④弗得 。有仕⑤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 。”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 。
一日,酒家之主者来 , 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 。”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 。”(选自《郁离子》)
【注释】①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 。②驾:驾驭、统摄 。③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 。④方:酒方 。⑤仕:做官 。
昔 者 鲁 人 不 能 为 酒 唯 中 山 之 人 善 酿 千 日 之 酒 鲁 人 求 其 方 弗得
【答案】昔者鲁人不能为酒 / 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 / 鲁人求其方/弗得 。
【解析】此题也可根据古汉语词句的知识来断句 。第一个“酒”是名词,作“为”的宾语,其后可断句 。“鲁人”是名词,作主语,其前可断句 。
例8 将下面文言文中加红的部分用斜线断句 。
以是知藏书之难也然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尤不若躬体而心得之之难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夫既已读之矣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是则呻占记诵之学所为哗众而窃名者也与弗读奚以异哉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博之而非夸多斗靡也约之而非保残安陋也善读书者根柢于性命而究极于事功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尊所闻行所知非善读者而能如是乎 (清·汪琬《传是楼记》选自《尧峰先生丈钞》,有删节)
(1)藏 之 之 难 不 若 守 之 之 难 守 之 之 难 不 若 读 之 之 难
(2)是 故 藏 而 弗 守 犹 勿 藏 也 守 而 弗 读 犹 勿 守 也
(3)而 或 口 与 躬 违 心 与 迹 忤 采 其 华 而 忘 其 实
(4)古 之 善 读 书 者 始 乎 博 终 乎 约
(5)沿 流 以 溯 源 无 不 探 也 明 体 以 适 用 无 不 达 也
【答案】(1)藏之之难/不若守之之难/守之之难/不若读之之难
(2)是故藏而弗守/犹勿藏也/守而弗读/犹勿守也
(3)而或口与躬违/心与迹忤/采其华而忘其实
(4)古之善读书者/始乎博/终乎约
(5)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
【第十讲——文言文断句与翻译】【解析】(1)这一句是将“藏之之难”与“守之之难”相比较,“守之之难”与“读之之难”相比较 。这三个概念结构是一样的 。(2)“是故”后面是一组对偶句,所以在第一个“也”后断开;两个“犹”字又把前后两个分句分开 。(3)“口与躬违”与“心与迹忤”构成对偶,所以在“违”与“忤”后断开 。(4)“古之善读书者”是长主语,所以断开;“始乎博”与“终乎约”构成对偶,所以从中间断开 。(5)“沿流以溯源无不探也”与“明体以适用无不达也”构成对偶,所以在第一个 “也”后断开;前后两个“无”又构成对应关系,所以在两个“无”前断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