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由来,除法的由来50字

除法由来
在我国古代,人们很早就掌握了数的除法运算 。最早使用是在先秦时期,或更早一些 。形成于《筭数书》中,关于除法的表示方式共有7类19种,涉及55条 。自公元前春秋战国时代之前,我国出现了用九九表计算乘法以后 , 总结了用口诀来计算除法的方法 。《孙子算经》上说:凡除之法,与乘正异 。
除法: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非零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 。其中,c叫做被除数 , 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 。
【除法由来,除法的由来50字】

除法由来,除法的由来50字

文章插图
除法的由来50字除法是把一定的物品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求每份是多少数字运算
除法的由来要短一些除号“÷”是三百多年前一个瑞士人首先使用的 。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 。恰好表示了平均分的意思 。
除法的来历我不知道除法运算所使用的除号“÷”被称为雷恩记号 , 因为它是瑞典人雷恩在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首先使用的 。1668年,他这本书译成英文出版,这个记号得以流行起来,直到现在 。1666年 , 莱布尼兹在他的一篇论文《组合的艺术》中首次用“:”作为除号,后来逐渐通用,现在德国、前苏联等国一直在使用 。「÷」(除)的符号有两种说法 。一是该符号代表除法以分数的形式来表示,一的上方和下方各加「?」,分别代表分子分母 。另一种说法,以分数表示时,横线上下的「?」是用来与「-」区别的符号 。德国知名科学家莱布尼兹,则认为「×」的符号,虽然使用普遍,却容易和代表未知数的「X」混淆 。所以他主张采用「^」符号来代替 。他还主张以「:」替代「÷」的符号 。不过这两种符号,迄今并未实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