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不见大鱼进窝,最好换个思路:近打窝远钓鱼

饵料|不见大鱼进窝,最好换个思路:近打窝远钓鱼

文章图片

饵料|不见大鱼进窝,最好换个思路:近打窝远钓鱼

文章图片

饵料|不见大鱼进窝,最好换个思路:近打窝远钓鱼

谷雨节气到芒种节气之间 , 是公认适合钓大鱼的一段时间 , 气温逐渐回升 , 但是还有较大的昼夜温差 , 水温不高不低 , 正是大鱼理想的觅食温度 。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 这段时间正是各种大鱼的繁殖期前后 , 不管是大鱼进食还是繁殖 , 都离不来浅水区域 , 所以这个阶段的大鱼相对好钓不少 。 始终没有大鱼进窝 , 这对于野钓来说还是比较常见的 。

首选要注意的是钓位的选择 , 到了气温较高的阶段时 , 钓位的选择不能先找地形 , 最好是先看看风向 , 逆风钓下风口方位会好很多 。 因为下风口位置有高溶氧的特点 , 并且食物较为丰富 , 同时因为有上下水层的对流 , 这里往往比较浑浊 。 钓下风口位置 , 因为浑水的缘故自然不用钓过于深远 。 选择合适的地形 , 通常是铧尖、宽变窄等鱼道位置 , 或者是湾子、坡儿、坎儿等鱼窝地形 。 选择合适的地形 , 还需要注意深浅的选择 , 不建议过过于深远 , 水深2-3米就比较合适 。

如果钓位选择得当 , 还是没有大鱼进窝 , 就需要注意打窝的手法问题了 。 第一要注意的是打重窝 , 并且多使用粗颗粒甚至块状的窝料 。 因为大鱼数量本就稀少 , 并且胆小机警 , 本就不会轻易进窝 , 发窝时间会比钓鲫鱼长很多 。 重窝首先是有助于持续诱鱼 , 其次是确保大鱼进窝之后依然有充足的食物 , 这样大鱼才会被留在窝点中 。 不建议频繁补窝 , 因为自然水域中少有食物落下的声音 , 这反而会导致周围大鱼不敢进窝 。 如果碰上周围有人频繁打窝 , 那基本上可以考虑换位置了 。

第二是注意窝料的落点 , 其实很多时候窝里没大鱼原因就在这里 , 打窝讲究的是近打窝远钓鱼 , 不是说打窝应该在浅水 , 而是说打窝的位置要最好是在饵料落点的后方 。 因为大鱼的觅食是从深水到浅水的 , 所以进窝之前会先发现饵料 , 垂钓效率自然会高很多 。 如果窝料在饵料落点的前方 , 那大鱼肯定会优先进食窝料 。 大鱼都比较能吃 , 对食物并不怎么挑剔 , 可能吃窝料都吃饱了 , 或者很久才发现饵料 , 结果自然是钓不到大鱼 。

关于“近打窝远钓鱼” , 其实并非仅仅用在打窝聚鱼上 。 钓鱼老司机常说 , 最好不要打满竿 , 其中也有近打窝远钓鱼的意思 。 如果打满竿 , 饵料入水点会在浮漂的前方 , 浮漂翻身站立、饵料往回摆动到浮漂下方 , 这就容易出现窝点在饵料前方的情况 。 尤其是使用拉饵散炮、蘸米钓时 , 鱼窝会在前方 , 导致垂钓效率变低 。 抛竿八分满 , 饵料的落点跟浮漂落点相差不远 , 有助于形成较小面积并且集中的窝料 , 这对于钓鲫鱼来说还是比较有利的 。

【饵料|不见大鱼进窝,最好换个思路:近打窝远钓鱼】其实大鱼不进窝的原因较多 , 最可气的就是大鱼在窝点左右、前方跳远 , 就是不进窝 , 这种情况往往跟环境嘈杂甚至钓鱼人衣服过于鲜艳有关 。 一定要注意 , 可以钓鱼的自然水域 , 里面的大鱼都是极为胆小谨慎的 , 否则幼年时期就被钓走了 。 敬请关注收藏点赞 , 每天准时更新 , 谢谢各位钓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