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科|怕出错打满马赛克,芒果台尽力了( 二 )


看不见的红线让节目愈发保守 , 谨慎多了 , 看头少了 。

尽管如此 , 回归音乐本身 , 其依旧代表行业的顶尖水准——每首选歌都用心良苦 。

开场曲 , 动力火车的《娜鲁湾》 , 代表了台湾本土音乐的底色 。
其中 , “娜鲁湾”是中国台湾泰雅人表示欢迎的问候语 , 作为整季开场曲 , 打开了台湾流行音乐的时代记忆 。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 我的故乡在远方” 。
《橄榄树》是从70年代文学改编开始的台湾民歌运动的代表作 , 胡德夫与那英的合唱则让歌曲有了更深的含义 。
别看台下的那英好像某个隔壁心直口快的二舅妈 , 但台上她依然开口跪 。
而乡愁 , 是老一辈台湾音乐人身上永恒的魅力 , 也是台湾民歌最独特的韵味 。

《你的样子》作为80年代罗大佑的代表作 , 在人们心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但演唱这首歌的却是歌手中最年轻的马嘉祺 。
他与华晨宇都有两极化的评价 , 无脑黑表示“看见你我就不烦别人” , 而脑残粉又大呼“哥哥最牛最精彩” , 这两种呼声处于制衡状态 , 只能说各有所爱 。
抛开表面唱功的争论 , 其所代表的传承才是节目安排中的精妙之处 。

90年代的台湾音乐 , 张信哲是亲历者 , 唱功自不必多说 。
华语流行乐的黄金年代让人向往 , 而那个年代中流砥柱的歌手们是否能在后续节目中参与进来其实更令人关注 。

用“Cool”作为关键词 , 千禧年代的音乐群星璀璨 , 而台剧的OST , 同样是一大主题 。
此外 , 最值得注意的是张杰演绎的《想见你》 。
因为常以“讨人厌”形象做评论的丁太升 , 前不久就以此蹭了波热度 。
至于演唱究竟如何?依我看 , 中规中矩 , 聊胜于无 。

延续上一季的氛围感 , 全场大合唱必不可少 。
《我的未来不是梦》作为第一期的结尾就再合适不过 。

在华语乐坛日渐疲软的今日 , 怀旧为近些年的音综制作提供了最大出路 , 但当这类节目愈来愈多时 , 这种对于情怀的营销就必然会造成审美疲劳 。
《声生不息·港乐季》遇到了一个合适的契机 , 在多方支持下呈现出来不少值得回味的舞台 。
但《宝岛季》并不具备这样的先天条件 , 将主流价值观的传递融入节目的角角落落 , 并且有温度 , 有高度 , 这是芒台综艺难能可贵的品质 。

通过文艺作品搭建桥梁纽带 , 不断强化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 , 除了音乐之外 , 节目还保留了《康熙来了》当中的《康熙调查局》环节 。
随机抽取100位大陆/台湾的路人街访 , 以“两岸年轻人喜欢的音乐、电视剧、综艺”等问题进行考察 。
像是风靡大陆的著名“儿歌”《孤勇者》 , 也同样是台湾90后的No.1 , 而大陆90后最喜欢的台湾音乐不出所料是周杰伦 。
这不但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 , 也为两岸年轻人彼此了解提供了一个语境 。

低于预期 , 人请不来 , 消费情怀 , 自我陶醉 , 捧关系户 , 代表不了台湾音乐……
这些问题不可否认 , 可就像何炅在开场时喊出的那句:“真的不容易 , 但是我们做到了!”或许 , 节目能有如今的呈现 , 已经是一种生生不息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