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个看法移植到职场内卷上 , 本质上就是“把人变成了物” , 也就是只强调人在工具性上的“性价比” , 而忽略了“人对于工作”和“个体对于人生”的感受 , 以至于“35岁职场危机”沦落到最后 , 也只是个体的直接困境 , 至于挑人选人的企业 , 就算不说是喜闻乐见 , 起码过程中是主动的 。
推荐阅读
- 本科生|福耀玻璃招聘本科生待遇才6万,大学生:曹老,好失望能涨点吗
- 自由251 西安自由行攻略?谁知道印度手机购买网站,?
- 莲藕煮了变紫色能吃吗
- 妻夫木聪像谁 李晨主持人
- 乐队都有哪些乐器 鲸鱼岛乐队
- 爱词霸背单词 爱词霸沙龙
- 射手女致命的魅力 射手座女人
- 高考日语能报什么大学 日语能力考
- 董洁|42岁董洁,又红了
- 兰彦岭讲鬼谷子 鬼谷子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