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二 )


但大家没想到的是:
几个月后 , 当地的青蛙基本消失 , 蚊子失去了天敌 , 自然就沸腾了 , 开始到处肆虐 。整个村庄都遭到了疟疾的袭击 , 许多人失去了生命 。
最终 , 当地政府不得不从外地雇佣了一支青蛙大军来平息这场生态失衡战争 。
4、
所以 , 天地偏爱是破坏自然规律 , 必然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 。而偏爱的物种最终也会被社会淘汰 , 就像被父母溺爱的孩子一样 。
所以 , 天地无情 , 而慈悲 。
美国总统罗斯福不明白这个道理 , 他试图通过消灭天敌来干预自然生态 , 但事与愿违 。也许你会说 , 不用消灭天敌 。我只是喂养和帮助那些稀有动物 , 对吗?答案是:
不会吧!
早在几十年前 , 德国一群环保主义者就曾以他们的“同情心”上演了一场生态灾难 。他们以前每年都会去一个森林放很多饲料 , 因为不忍心看到野猪挨饿 。特别是在冬天 , 整个野猪群40%的食物来自人类的饲料 。结果如何?结果是:
几年后 , 野猪的数量越来越多 , 完全超过了森林的承载能力 。吃了地上的各种水果后 , 开始啃树木的幼苗 。这种“无儿无女”的觅食方式 , 最终屠杀了森林 , 以至于没有了接连不断的树木 。最后野猪因为食物匮乏 , 开始大规模死亡 。
其实经过几千年的进化 , 森林本身早已形成了独立的生态系统 , 而德国的这片原始森林更“聪明” 。智能到什么程度?为了保持生态平衡 , 它暗中控制着山毛榉和橡树——每五年才结一次果 。要知道其他地方这两种树一年结一次果 。为什么这片原始森林如此反常?事实上 , 原因很简单:
森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繁殖 , 每年饿死一些野猪 , 让所有的山毛榉和橡树联合起来 , 故意制造一次又一次的饥荒 。
你能想象这是大自然有预谋有计划的自动调节模式吗?其实中国的古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 , 所以《阴符经》里有一句话说得特别精辟:
“没有恩典和伟大恩典的日子 。②"
值得一提的是 , 生物学家至今没有搞清楚 , 为什么这片森林中的山毛榉和橡树能够通过地下真菌相互交流和沟通 , 违背了植物生长的普遍规律 , 只能在实验室里对大自然的伟大表示惊叹和敬畏 , 进而给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自然系统网络起了一个生物学的名字:
“营养级联效应”③ 。
不幸的是 , 很多动物保护主义者似乎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他们往往无视自然的客观“非人道法则” , 一味追求个人主观的“审美道德” 。结果 , 他们弄巧成拙 , 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 。
所以我会说:
天地无情 , 万物为狗 。
[参考]:1.彼得·沃勒本的第十章:蚯蚓如何操纵野猪 。
2、《黄帝尹福经·下篇》
3.肖恩·卡罗尔的《生命的法则》第三部
第四 , 天地不仁 , 以万物为草狗[什么意思]
意思是天地无情 。它毫不留情 。它像对待狗一样对待一切 , 任其自生自灭 。
出自:《道德经》第五章
作者:老子
朝代:春秋时期
原文:
天地无情 , 以万物为草狗;圣人无情 , 待百姓如猪 。
天地间 , 还是tuó和yuè吗?虚而不屈 , 动而逸 。
与其说得多 , 算得少 , 不如守中间 。
翻译:
天地之间找不到仁 , 因为万物都成了没有灵魂的草做的狗 , 形如躯壳 。圣人找不到仁 , 是因为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没有灵魂的草做的狗 。而天地却冷漠自私 , 对一切都一视同仁 。
扩展数据: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二)的哲学著作 , 也被称为道德真经 , 老子 , 五千字 , 老子五千篇 。它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之前的著作 , 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为两部分 。原文第一部分是道德经 , 第二部分是道德经 , 共分81章 。
《道德经》正文以哲学意义上的“德”为主线 , 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 , 但多以政治为目的 。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 , 被誉为万经之王 , 含义深刻 , 包容广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