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獾的天敌是什么 平头哥蜜獾天敌是什么( 二 )


胡狼和蜜獾是一对冤家
在卡拉哈迪跨界公园(位于南非和博茨瓦纳交界处的一个野生动物保护区),蜜獾专家贝格等人对蜜獾和该地其他食肉目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把公园的20种食肉动物按照体重分成三个级别:小于1千克是小型,1-12千克为中型,大于12千克的属于大型 。
这样的话,蜜獾(雌性平均6.2千克,雄性平均9.2千克)就被归类到中型食肉动物,而和蜜獾差不多大的黑背胡狼也属于中型这个级别 。
大型食肉动物中除了棕鬣狗和猎豹之外,都捕食过成年蜜獾和小蜜獾 。而中型的黑背胡狼虽然没有捕食成年蜜獾的记录,但会捕杀小蜜獾 。
专家发现小型食肉目只能作为蜜獾的猎物,而中型食肉目中,唯有黑背胡狼能对蜜獾造成威胁,有三次捕食小蜜獾的记录 。黑背胡狼对蜜獾幼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威胁,有四次,母蜜獾(窝里有不到一个月大的幼崽)被观察到气势汹汹地把胡狼驱赶到离窝80-100米远的地方 。
母蜜獾的激动并非没有缘由,四次事件中有两次,胡狼趁着母蜜獾在离窝10米处觅食的时候,把头和肩探入蜜獾的窝中,试图把里面的幼年蜜獾掏出来吃掉 。
其他地区的胡狼也捕食过小蜜獾,学者约菲1993年指出,尼日尔北部两只金背胡狼杀了一只蜜獾幼崽 。
大型食肉兽是蜜獾最主要的捕食者
大型食肉目中,狮子和豹子都捕杀过蜜獾,斑鬣狗可能也捕杀过 。在被杀的七只成年公蜜獾中,其中三只根据现场狮子的脚印和蜜獾头骨上的穿刺伤来看,显然是狮子干的 。被杀的母蜜獾中,一只确认被豹子所杀,两只根据足迹和咬痕判断是死于大型掠食者 。三只幼崽被大型掠食者杀死,其中两次是母蜜獾和幼崽都被杀掉 。
卡拉哈迪猎豹和蜜獾之间没有什么互动,不过在南非的林波波省,瑞托拉克2005年报道过一个猎豹尝试捕食亚成年蜜獾的例子 。
上图中母狮咬着小蜜獾,一般的动物此时必定无力回天,但蜜獾不同,实际上小蜜獾之后挣脱了母狮的控制,继续为自己的生存和狮群战斗着 。
和给大众留下的印象不同,蜜獾并非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它们会尽可能避免和大型掠食者遭遇 。专家发现,蜜獾在七次猛嗅草地上的新鲜足迹气味后(四次为狮子,一次豹子以及两次斑鬣狗),都无一例外地改变了行进方向 。其中有一次,一只公蜜獾在闻过狮子的脚印后,受惊似的飞快跑进附近的一个洞穴,躲到第二天才出来 。
学者Enhle Kheswa等人2018年的文章指出,在南非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豹子的存在对蜜獾的出现率产生了负面影响,表明蜜獾在积极避开与豹的遭遇 。Enhle分析,这可能是种间捕食或竞争的结果,即蜜獾通过减少在豹子出没之地活动,以避免与这种潜在捕食者发生遭遇 。
蜜獾为什么敢和大型食肉兽"横"?
很多影像资料证明了,当避无可避时,蜜獾面对大型掠食者的反应倾向于战斗而非逃走,专家在卡拉哈迪的科考也印证了这点 。蜜獾在近距离下防御掠食者的手段主要包括:发出威胁性的尖厉叫声,竖起毛发,从肛门的臭腺释放出刺激性气味以及向掠食者急速猛冲 。这种防御被观察到两次成功地阻止了豹子,对狮子和斑鬣狗各成功一次 。
在与斑鬣狗的互动中,蜜獾一开始是一动不动地平躺在草地上,同时嗅着三只鬣狗的气味,当斑鬣狗离它只有2-3米时,蜜獾起身冲向鬣狗并尖叫着释放气味,接着就跑掉了,鬣狗并没有尝试追捕蜜獾 。其他学者也在蜜獾与斑鬣狗、棕鬣狗的互动中观察到类似的情况 。
对于为何蜜獾能这么"横",专家也在身体结构上给出了解释:蜜獾那厚而松散的皮肤往往令掠食者难以结结实实地咬住,这使得它在被咬的同时能够扭过身子反咬攻击者 。
在专家的科考调查中,有一个例子足以支持这种说法,一只母豹在和一只6千克重的蜜獾搏斗时,花了长达52分钟才最终锁住蜜獾的喉咙并杀死了它 。此外,学者劳滕巴赫和沃斯特在2003年也报道过,六只狮子花了15分钟才杀了一只蜜獾 。由此可见,蜜獾的皮肤赋予了它极强的防御力,要是换做一般的动物,早被狮子豹子锁喉杀了 。
母豹想捕食小蜜獾,被闻讯赶来的母蜜獾赶跑
大型爬虫和狒狒偶尔击杀蜜獾
古人云: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这句话在蜜獾身上也应验过,我们知道,蜜獾喜欢捕食各种无毒和有毒的蛇,甚至有时体型庞大的非洲岩蟒也难免沦为它的盘中餐,擅长捕捉蛇类可以说是蜜獾的标签之一了 。但有这么一次,蜜獾在和蟒蛇战斗时出了岔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