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试纸为什么卖不出去 癌症试纸

癌症试纸(为什么癌症试纸卖不出去)
我觉得他们确实有所突破,同时突破了做人和吹牛的底线 。
这半年来,笔者经常在各种微信群里看到推广癌症早筛试纸的广告 。
据说这些试纸非常了不起——只需3毫升尿液,3~5分钟就能定性诊断是否存在包括癌症在内的重大代谢性疾病,1万多次临床试验证明检出率超过90%,优于影像学和穿刺病理学,领先世界5-10年 。

哇,多么容易使用啊!
当我听说这么神奇的产品时,我立刻对它们有了深入的了解 。原来这些产品虽然品牌很多,但主要原理都差不多:通过检测尿液中一元酚衍生物或酪氨酸的含量,可以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在代谢异常 。
这大概就是检测的原理 。看起来这么科学有逻辑,根本挑不出什么错误吧?
根据这些产品的说法,当肿瘤发生时,体内氨基酸代谢异常,尿液中这些物质的含量会增加 。他们的试纸可以检测尿液中这些物质的含量 。通过与标准比色板比色,可得到阴性、弱阳性或阳性结果 。如果结果为弱阳性或阳性,应在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受试者;如果多次检查结果呈阳性,建议去专业肿瘤医院找专业医生检查诊断 。
2
这个试卷真的靠谱吗?
作者登录CFDA(中国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在医疗器械类别下搜索“酪氨酸” 。共检索到相关医疗器械广告29条,尿液检测试剂7种 。这样看来,这个东西是合法的,至少不是不可或缺的 。
但是合法就等于有效吗?受试者使用该产品真的能高效检测出癌症等疾病吗?
事实上,许多文献报道,与健康对照相比,癌症患者尿液中的氨基酸含量异常 。比如肺癌患者的尿液中,总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的含量增加,而亮氨酸的含量减少 。但有了这些,就可以解释,当尿液中酪氨酸含量升高时,这个人是不是得了癌症?
显然,不能 。我爸爸有胡子,有胡子的人不一定是我爸爸 。除了癌症导致尿液中氨基酸的变化,还有其他原因,比如炎症性疾病 。
那么,癌症引起的酪氨酸含量增加会比其他因素引起的更明显吗?你能区分癌症患者和炎症性疾病患者以及健康人吗?
幸运的是,我们不需要亲自做这个实验 。临床上也有很多用这种试纸做的相关研究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研究都是中国研究者做的,我在PubMed上连一个这样的研究都找不到 。)
笔者在万方知识库搜索相关研究,提取了几个研究数据进行分析 。这些研究的思路都是一样的:找三组受试者(癌症患者+其他非癌症患者+健康人)或者两组受试者(癌症患者+健康人),给他们的尿样上这种试剂,看看结果是什么 。患有其他非癌症疾病的患者通常是炎症性疾病患者 。数据分析如下:

根据五项研究的总结分析,该类检测试剂的符合率为73%,假阳性率为22%,假阴性率为38% 。
也就是说,我是一个健康的人,用这种试纸检测,每100次检测中它会告诉我22次我得了癌症 。用这种试纸测试一个患癌症的人,每100次测试中有38次它告诉受试者他是健康的 。
所以,我们暂时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尿液中的酪氨酸含量确实可以作为一个肿瘤标志物,但灵敏度和特异性都相当一般 。达不到厂家宣传的神奇效果 。

这种造谣中伤侮辱了影像学和穿刺病理学,这是临床的黄金标准 。误导患者,导致患者延误治疗,真的会有好报 。而且,书名也不是这么用的 。小学语文老师会被这些文案的人气害死 。
如果你浏览过这些试纸的检测结果,你会发现当结果为弱阳性或阳性时,过一段时间会告诉你再检测一次 。如果因为多次检测后结果为阳性而排除干扰,再去找医生 。
也就是说,你决定看病的时候,这个东西至少要用三次 。
一次一个的价格是398元 。三款的价格,1194元 。作者半个月的生活费没有那么多 。
假设我们在三个检测结果中至少有两个是阳性的情况下决定去看医生,那么计算出来的概率显示,你去看医生,有一个概率是(0.62×0.22×0.22×3+0.22×0.22)×100% = 10.07%,你什么事都没有,最多就是有炎症,这是根本 。
假设我们在三次检查结果至少两次为阴性的情况下决定不去看医生,那么计算出来的概率显示,此时有一个概率是(0.78×0.38×0.38×3+0.38×0.38)×100% = 39.28%,其实你得了癌症 。
也就是说,受试者有10%的概率浪费了这1194元,而且还不算去医院花的所有体检费用 。10%,不算低,但也可以原谅 。
更糟糕的是,有40%的概率受试者因为1194元误以为自己身体很好,所以不去医院,不做检查,耽误治疗 。40%,将近一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