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roger中国超市是第一家海外超市 kroger礼品卡( 二 )


1912年,克罗格第一次把业务范围扩大到辛辛那提州以外的地区,在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一次买入25家商店 。进而,克罗格开始寻求在全国建立连锁商店 。到1920年,克罗格杂货与面包公司已在汉米尔顿、哥伦布、俄亥俄、底特律、印第安纳波利斯、印第安纳、斯普林菲尔德、托莱多等地建成了庞大的连锁商店网 。这些连锁商店由总公司统一组织进货,由于进货数量庞大,所以公司从批发商那里可以得到比独立商店多得多的折扣,从而降低了成本 。
到1928年,克罗格杂货与面包公司已成为美国零售业中的佼佼者,成为名副其实的零售王国 。这个王国的奠基人克罗格在这一年以2800万美元卖掉了自己在公司中的股份,威廉姆?阿尔伯斯继任总裁的职位 。此时公司名下共拥有5575家连锁商店 。
从连锁商店一出现,许多非难就接踵而至 。有不少人指责连锁商店公司利用不公平竞争手段把中小独立商店淘汰出局,而且这些大型连锁店还垄断了商品价格,破坏了自由竞争的精神,使消费者被迫接受高价格 。
到20年代末,反连锁店运动达到高潮 。政治家、电台主持人、报纸等都是同一个调子:“连锁店是危险物 。”人们一方面担心发展势头强劲的连锁店会迅速统治零售业,从而垄断商品价格,增加消费者的购物支出;另一方面则担心连锁店的强大势力会影响到其他工业 。因为这些连锁店都是经营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不可或缺 。这些商品价格上涨,必然导致其他工业行业工资上扬、成本上升,从而影响到整个美国的工业体系 。另外,消费者意见最大的一点就是许多连锁店出售质量低劣的商品,特别是食品 。这些连锁店以低价购入劣质商品,然后统一以高价上市销售 。
克罗格杂货与面包公司成为这场反连锁店运动的矛头所指 。1930年新上任的公司总裁阿尔伯特?莫里尔不仅要应付大萧条,还要迎接公众对连锁店不满情绪的挑战 。
为了消除顾客对公司食品的顾虑,莫里尔专门组织专车送顾客到公司的农场和工厂参观,使他们亲眼看到克罗格杂货与面包公司是如何选用优质原料加工生产食品的 。最后,公司索性成立了一个对外开放的威斯科食品公司,负责为公司名下的各连锁商店供应食品,从进货关上严格把住了商品质量 。
莫里尔还筹建了克罗格食品基金会,成为全美第一家雇佣专家对食品进行科学检测的公司 。该基金会还设立了家庭主妇顾问委员会,共聘请了750名家庭主妇在家中品尝公司赠送的食品样品,提出改进意见 。
在着手恢复顾客对公司商品质量信任的同时,莫里尔还为改善公司垄断价格的形象而努力 。他把公司的业务分为23个分支,每个分支由一名经理主管 。该经理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自行制定价格标准,总公司不再制定统一的价格 。
这种权力下放的政策大大地调动了各分支部门的积极性 。1930年,公司在南方分支机构的一位经理迈克尔?卡伦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设想:兴建大型的顾客自取式商场,废弃传统的售货员服务方式 。这样既可减少售货员数量,降低销售成本,又可以增加顾客购物自由度,吸引更多的顾客 。实际上这就是“超级商场”的概念 。卡伦在新泽西州开设了全美第一家超级商场,掀起了零售业革命的浪潮 。
增强顾客对公司商品的信任度和兴建超级商场,是克罗格杂货与面包公司安然度过大萧条和反连锁店运动的两张王牌 。到1935年,公司已拥有50家超级商店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约瑟夫?霍尔出任克罗格杂货与面包公司总裁 。这位以创新著称的人揭开了公司发展史上新的一页 。
霍尔将公司更名为克罗格公司,并一下子引进45种公司专卖商标,以加深顾客对公司商品的印象 。
顾客调查活动是霍尔亲自主持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 。霍尔坚持认为:“对公司发展什么商品、增加哪些服务、使用什么销售手段等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是顾客 。为此,他在所有现金出纳机旁安装了顾客“投票箱” 。顾客可以把自己对克罗格公司的意见和建议投入箱中,如需要哪种商品、哪种商品应如何改进、需要什么专项服务等等 。每一张“票”上都留下顾客的姓名和联系地址,一旦该顾客的建议被采纳,他就可以终生免费在克罗格公司的商店里享受该种服务或购买该种商品,还可以获得公司赠与的优惠折扣消费卡,购买任何商品时都享受减价优待 。
“投票箱”深受顾客欢迎,提建议者络绎不绝 。克罗格公司就根据顾客的建议对症下药,使公司每一项新出台的措施、每一种新上市的商品都一炮打红 。公司的经营覆盖区域扩大到得克萨斯、明尼苏达和加利福尼亚,1952年的销售额突破10亿美元大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