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节气老话“夏节三庚数伏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

到夏天三岁生日(农村节气的老话“夏天三岁生日”)
自从夏至节气(6月21日)到来后,天气一天比一天热 。虽然这两天受今年登陆的第一个台风“穆恩”影响,华南大部以阴雨天气为主,但是气温还是比较高,而且以闷热天气为主,尤其是中午,什么都不做,就会大汗淋漓 。是不是说已经三伏天了?今年是哪一天?

一句农业谚语说“三九天冷,三点天热”,意思是一年中冬至节气后开始的九数,第三个九天最冷 。在夏天,最热的时候是三伏天 。所谓“蹲伏”,就是殷琦被杨岐逼得藏在地下 。每年有三个“三伏天”,分别是第一个三伏天(第一个三伏天)、中间的三伏天和最后的三伏天 。不过和数九不一样,福田的计算有点复杂 。至于什么时候入夏,民间有个老说法叫“夏节三庚日”,意思是夏至的第一天落在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 。那么问题来了,庚日是什么?庚有多少天?
【农村节气老话“夏节三庚数伏天” 夏至三庚数头伏】
庚日中的“庚”实际上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任、桂”旬表中的第七个字,庚日每十天重复一次 。具体怎么算,先从“干支数天法”说起 。古人把10天的干支和12天的土支组合成60个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天 。如甲子里、桂海、任旭、心有等 。庚日是指有庚子字的日子,也是每十天出现一次 。一个是十天,三个是三十天 。但由于一年365天(366天)不是60的倍数,每年的庚日都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每年的倒伏时间是不确定的,但基本都是7月中旬到8月中旬 。

古人根据枝干的时间顺序,把夏至节气后的第三个庚日称为,然后把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定为末伏的第一天 。庚日之间有十天的周期,所以初日和末日都是十天 。但如果夏至和立秋之间有四个庚日,那么盛夏也是10天 。但是如果有五个庚日,那么中伏的时间就是20天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年份盛夏是十天,有的年份是二十天 。今年,夏至节气的第三个庚日是7月12日(农历六月初十),而盛夏持续20天,从7月22日(农历20月)到8月10日(农历10月),最后一个盛夏是8月11日(农历11月)到8月20日(农历20月,8月8日立秋) 。

有些人感到困惑的是,夏至的节气日照时间最长,为什么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尤其是盛夏 。其实从节气之间的命名就可以看出来,三伏天介于暑和暑之间,而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盛夏是它处于暑的时候 。另外,从科学的角度也可以解释,因为夏至节气之后,虽然白天逐渐变短,夜晚也不短,但是一天中白天比夜晚长 。这样,地面在白天吸收的热量仍然多于它散发的热量,这样就会剩下更多的热量 。随着热量的不断积累,在“三伏”期间,地面的余热几乎达到最大值,因此天气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后来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小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慢慢下降 。
因此,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并不是夏至,而是三节气中的中末,也就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这段时间 。喜欢文章的朋友,记得喜欢,分享,关注农民,他们是疯子 。每天他们都会免费分享一些农村好玩有趣的事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