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猫》是怎么来的? 猫的音乐剧

音乐剧《猫》是怎么产生的?)
1981年问世的《猫》是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其幕后英雄不仅是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还有导演特雷弗·纳恩 。
在执导《猫》之前,纳恩在英国已经很有名气,执导了许多精致的现代莎士比亚戏剧 。但他并没有停止严肃剧,而是直面争议,走向商业剧 。
《来自伦敦西区的猫》目前正在上海大剧院上演 。7月27日,南特来到上海,与戏剧家王洛勇对话,分享了关于猫的珍贵“回忆” 。这也是自2003年《猫》在中国首演以来,纳恩第一次来到mainland China 。
导演特雷弗·纳恩
戏剧家王洛雍
78岁的纳恩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 。在剑桥学习期间,他导演、创作并演出了34部作品 。
24岁时,纳恩受现代莎士比亚创始人、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彼得·霍尔的邀请加入黄沙 。4年后成为黄沙历史上最年轻的艺术总监,也是黄沙历史上最长的艺术总监(18年) 。
凭借《麦克白》,纳恩在严肃戏剧中证明了自己惊人的导演能力和艺术创造力 。然而,他并没有停止严肃戏剧,而是直面争议,走向了商业戏剧——1981年,他与英国音乐剧新秀韦伯合作了《猫》,纳恩成功完成了从戏剧舞台到音乐剧舞台的转变 。
然而,起初没有人喜欢猫 。
改编自T·S·艾略特的童话诗集,第一次以动物为主题,没有明确的故事线 。当他们两个创造出猫的时候,伦敦西区的投资者嗤之以鼻,认为他们疯了 。
韦伯为猫写了流行音乐,而纳恩把艾略特诗歌里关于猫的零散故事串起来,让每一只猫都活了起来 。剧中最著名的歌曲《回忆》也是纳恩作词贡献的 。
凭借它的成功,《猫》把那些嘲笑者打得体无完肤,给伦敦西区和百老汇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并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场猫的飓风 。
猫是怎么来的?背后有哪些故事?让我们听听纳恩怎么说 。
[对话]
王洛勇:《猫》一开始没有剧本 。没有剧本的时候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Na:我很幸运 。我读大学的时候读过艾略特的诗,也读过他写给孩子的诗 。他的诗既写给孩子,也写给成年人,同时写给两种人 。起初,我们只有艾略特十首诗中的十首歌 。后来我们发现这里面一定有故事,我们就把它连在了一起 。
王洛勇:所以音乐创作的重点是故事,故事,故事 。你是怎么把这十首诗连在一起的?
Na:我首先看到的是一首关于杰里克一群猫的诗 。他们每年聚会一次 。大家都知道猫有九条命,所以我就想,它们每年都聚集在这里决定谁能获得重生的机会吗?有部落就要有领袖,领袖必须是睿智的,于是就有了“领袖猫” 。有了领袖,必然有“刑猫”,一个试图在猫中篡夺王位的威胁性角色 。
我脑子里还留着这个画面 。所有的猫都在喊:“我,我,我,快来选我 。”这让我想起了百老汇经典音乐剧《歌舞线上》 。我们的剧将是歌舞线上的猫版 。
这时,一件特别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当我们开始排练时,艾略特的遗孀发现了一张纸,上面有一首小诗 。备注是:这首诗对孩子来说太悲伤了,所以没有收入诗集 。这首诗只有八行,写的是“迷人的猫” 。看完之后我发现我们会很有故事,因为这只猫和所有的猫都不一样 。但是艾略特诗集的经纪人要求音乐剧的每一个字都要和原文一致,不能有自己创作的东西 。我只是简单的把诗集里的短句拼凑起来,组成了《迷人的猫》这首歌 。韦伯为此谱了一首很棒的曲子,经纪人听了这首歌后深信不疑,说:“好吧,你可以把这首歌放到戏里 。”
王洛勇:艺术家在创作时,通常对戏剧性和艺术性有较高的追求,而你仅限于艾略特的诗 。你如何平衡它们?
Na:只有一个办法 。我们把演员召集在一起集思广益 。那时候,他们没有角色,也没有名字 。大家都在想猫是怎么想的,在害怕无聊的时候是怎么行动的 。演员们自发地蹲在地上做一些猫的动作 。这些动作被编舞看到了,经过编舞,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舞蹈动作 。
大家在了解猫的习惯性行为的同时,也要学习如何塑造不同猫的不同性格 。我给每个舞者三个词,比如,紧张,过度膨胀,害怕 。有24只猫 。每只猫都有一个不同的词,然后演员根据这些词构思他们的表演 。很快,每只猫之间的关系逐渐显现:有的猫是朋友,有的猫是敌人,有的猫一起长大,等等 。
在此基础上,故事逐渐成型 。比如有的猫很讨厌“魅力猫”,会让自己的小猫远离它 。“岩猫”很迷人,每只母猫都为之疯狂 。“犯罪猫”在诗中被描述为一种难以捉摸的、像蛇一样的猫,是猫中的破坏者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迷恋母猫Dilit,每次出现在聚会上就想抓Dilit,而且“英雄猫”和Dilit的关系是情侣 。一定要有猫斗才有意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