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演变顺序图片--汉字的字体经历了哪几个演变发展阶段?各有什么主要特点( 二 )


2.结构活:我们并未发现有关草书结构的具体法则,原因就在于草书结体的灵活多变,很难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规定 。当然,草书在一定程度上也遵循″穿插避就"、"向背揖让"等规则,但要灵活得多,也丰富得多 。特别对于大草,常常多字连绵在一起,单个字的结构部分或完全打破,形成一组字的“结构单元″ 。可以说,草书结构最不拘一格,完全摆脱了“四平八稳″的楷书结字原则,形成了生动活泼、奇险多变的书体面貌 。
3.章法:草书相对于其它书体动感更强烈,更鲜明,章法更富于变化 。一方面,字距、行距都力避平均单调,打破局部平衡,打破横成行、竖成列的一般章法模式 。特别对于大草、狂草,忽而密不透风,忽而疏可走马,气势连贯,血脉不断,在变化中求统一,给人以摇曳生姿、气势磅礴的运动之美 。另一方面,章法变还表现在墨色的丰富上 。通过墨色枯湿浓淡的对比,增加虚实的反差,从而形成气象万千的笔墨效果 。其他书体有时也讲究墨色变,远不如草书运用得普遍 。


  • 行书:
    1.笔法多变:行书的用笔与楷书大同小异,但由于行书的书写节奏比楷书快 。下笔、收笔、转折多顺势而为,灵活多变、各有千秋 。其主要表现在藏露结合,露锋居多 。如“列”;方圆兼备,圆笔为主,如“觞”;提按明显,节奏感强,如“亦”,“足”等 。
    2.活泼有神:写楷书,一笔一画,起止分明 。而写行书的节奏比楷书要快,往往会随着笔势很自然而然地带出一些附钩或者连接前后笔画的牵丝 。但由于这种附钩或牵丝的呼应和牵引,反而加强了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显得更加生动活泼,贯气有神 。如“是”、“能”、“无”、“茂”等 。
    3.书写便捷:楷书笔画一笔不苟,横就是横,竖就是竖 。而行书为了书写便捷和美观,对楷书的某些笔画或某些部位可以进行简省或变化 。或以点代横,或以点代竖,或以点代撇,或以点代捺 。如“老”、“竹”、“流”、“未”等 。
    4.结体多姿:结体多姿又是行书的一个特点 。工整的楷书也最忌“上下方整、前后齐平、大小雷同”,更何况是书写自由、活泼有神的行书 。行书往往打破了楷书的横平竖直,端正平稳的严整性 。


  • Q2:汉字演变过程的顺序是什么
    汉字的演变顺序大致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
    1、甲骨文介绍: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 。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 。
    2、金文介绍:金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 。
    3、篆书介绍:篆书,汉字的一种字体 。篆者,竹之彖也;彖者,豕之汇也;豕者,象之形也 。篆书,即象形性较强的书体;即隶书之前的字体 。篆书分为大篆和小篆 。
    4、隶书介绍: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
    5、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 。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 。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现代社会普遍使用楷书,但未完全定型 。
    6、草书介绍:草书,有广狭二义 。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 。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
    7、行书介绍: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 。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


    Q3:汉字演变过程的时间排序
    汉字演变过程的时间排序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
    1、甲骨文:是三千多年前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 。
    2、金文:又叫钟鼎文,它是西周及春秋时代浇铸在青铜器——钟鼎、生活用品、武器等上面的文字 。古代称青铜叫金,所以后世称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 。
    3、大篆: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流行的汉字字体 。
    4、小篆:是秦统一六国后通行于全国的标准字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