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找一下现代诗人林亨泰《二倍距离》的内容 林亨泰( 三 )


观而善感的人也许联想到生之苦,未来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艰辛和苦难 。而哲学家看见生
立即想到死,这是哲学家共有的恶疾 。
叔本华说:人一降生便达到可以死的年龄 。
海得格尔说:人一降生便步向死亡 。
庄子借孔子之口说:生死亦大笑 。
孔子本人说:未知生,蔫知死?
鲁迅在“立论”(《野草》)里讲一个故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满月时,客人来祝
贺,说了许多吉利的话 。有一个却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 。”他于是得到一顿痛打 。
在生的时刻,说死的来到,当然是不合时宜的,然而这是一句真话或者实话 。预言凶吉都
是虚谎,因为一生中的苦乐顺逆都是不可预料的情节 。至于生和死有必然的联系 。可以预
言存在者有个开始,便有个终结 。陶渊明“挽歌诗”第一句便是“有生必有死” 。这句话
是不会错的 。只是这句话是说不得的 。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人一旦知道自己的死,便祈望自己的不死 。他明
知死的必然,而死仍是他最大的恐惧和不安 。人类搬动了巨大的岩石、木材建造金字塔、
教堂、庙宇,用了最稀贵的金属与珠宝来装潢……都是为了祈求或证明“死的不死” 。
人类又用了无穷无尽的语言、无穷无尽的文字、无穷无尽的唱诵与管弦、无穷无尽的形象
与色彩来肯定、装潢永生的不虚 。在这诗里,没有借助周密的逻辑或神学的说教来转化“
死”为“不死”,而直截了当地写下“你的死已经不死” 。
如果我们把句子“……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改写为“……已经诞生的你的死亡已
经死亡”,我们会觉得掉入无力、无意味、无意义 。接着,“诞生的已经诞生”一句说“
死已经死亡”令人觉得同一个模式的叨叨逻辑 。唯有“死已经不死”的形式是成立的,有
跌宕,有突变,有诗的必然,诗人只能如此写,而诗句的必然带来命题的必然 。
这里出现两个“已经”,“已经(一)”是表示过去式的副词 。“已经(二)”是未来中
的过去式,这“已经(二)”并没有过去式的作用,乃是一种特殊的肯定方式,死好像说
:“这是预言,但是我的现在 * 已经能够肯定预言:你是不死的 。”这是以诗的语言说一
个预测,说一个生命的信念 。是一祈望,更是一坚信 。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的诞生——这里出现了“你(三)” 。它不是对
话中第二人称的“你”,如“你(一)” 。也不是实际世界中的“你”,如“你(二)”
,而是“不死的你” 。这“你(三)”只能是不死的,是超越的,是真际中的你 。这里我
们用“真际”来表示理念世界,你一但诞生,则在现实世界里真正永存 。
你的诞生已经诞生的你的死已经不死的你的诞生的你已经诞生—— *这个真实世界中你也
有诞生,而且已经诞生,如“你(一)”的诞生在人间,一如神子进入这个真实的多难的
世界,成为人之子;一如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这诗句还可以延续下去 。“你(一)”,“你(二)”,“你(三)”……,似乎在重复
,其实在层层上升 。“你(一)”是未确定的;“你(二)是进入实际世界的;“你(三
)”是超越入真际的;“你(四)”是从真际返回实际的,……此处用真际是和实际相似
的真际,指真际世界,实际指实际存在的世界 。每一次“你”的出现都是一次飞跃,积累
前一层意义的内容 。
实际的你与超越的你赖由一个一个“的”的妙用相承接、相环扣 。
你是实际与真际两栖的存在 。你是世间的又属于超世间的 。你有在世间的生和世间的死,
你有在世间的死与在世间的不死 。
第二节 这一节说时与空 。
一棵树与一棵树间——上一节说存在者的生与死 。诗句类似一句抽象思考的哲学命题 。不
容我们做任何形象上的联想 。连存在主体“你”也只是一个对话形象,如电话线那一端的
受话者,并不给我们具体的形象 。
这一节说存在所据有的时空 。不涉及存在主体 。但是初读到“一棵树”,很容易使读者误
以为这是句子的主词,因为在句子这个位置上通常是主词 。读下去,“与一棵树”,又可
使读者误认为两棵树是句子的主词 。待读到“间”,才察觉两棵树只是两个坐标,这两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