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裴氏家族……裴氏的由来(历史现代都行0?( 二 )


追溯裴氏家族经久兴隆的原因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总结了三条,即联姻、世袭与自强不息 。裴氏家族历史上共出过附马、皇后、太子妃、王妃、公主、荫袭95人 。由联姻、世袭所结成的封建裙带关系,这无疑是促成裴氏人物显露头角的优越条件,但并不是主要原因 。对于公侯将相数以千计的裴氏家族来说,起决定作用的原因在于他们重视教育,自强不息,顽强拼搏 。“重教守训,崇文尚武,德业并举,廉洁自律”是裴氏家风的主要特征 。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教,不知义” 。裴柏村至今仍保留着重视教育的传统,几乎家家门楼上都有“耕读传家”的大字 。
人物
自汉、魏,历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在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裴氏家族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方面,均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仅隋唐二代活跃于政治舞台上的名臣就不下数十人 。其中著名的政治家有裴秀、裴楷、裴蕴、裴矩、裴他、裴让之、裴政、裴寂、裴胄、裴度、斐枢等;军事家有裴行俭、裴茂、裴潜、裴叔业、裴邃、裴骏、裴衍、裴宽、裴果、裴文举、裴镜民、裴济等;法学家有裴政;外交家有裴矩、裴世清等 。
隋朝文林郎裴世清,是个九品小官,正史甚至没有给他立传,但他却是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国家,率领访日友好使团出访日本的外交大臣 。隋大业三年(607年),日本国派遣使者小野妹子访隋,次年3月到达长安 。裴世清受隋炀帝诏命,率隋朝使团一行13人回访日本,并晋见了日本天皇,献上了文物及国书 。他携带的这份国书在日本的《日本书记》太籍中被保存下来,成为永久的历史见证,为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名臣裴矩(547-627年),是供职于周、隋、唐的三朝元老,为政廉谨,颇负清名 。他先后任民部侍郎、内史侍郎、尚书左丞、史部尚书等职 。隋炀帝时,裴矩受命赴张掖(今甘肃)主管与西域各国开展贸易之事 。在与各国商人接触中,他获得了有关西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大量宝贵资料,编撰成《西域图记》3卷 。书中不但以大量的文字介绍了西域44国的国情,还绘制了许多地图,标出了从敦煌到达地中海的3条大道,其中中道和南道,即为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 。
唐开国元勋裴寂,在隋末群雄并起、天下大乱之际,高瞻远瞩,顺天顺人,鼎助李渊起兵晋阳,建立了李唐王朝 。
唐宰相裴耀卿(681-743年),致力于整顿漕运,保证了南粮北调的水道畅通,解决了唐王朝沿续了几十年的关口粮荒问题,开元年间传为佳话 。
一代贤相裴度,更是世代传颂,名垂青史 。在唐代政治家中,裴度的名字完全可以与唐初的名相魏征等人相提并论 。他从青年时代便胸怀壮志,正气凛然 。其一生的最大功绩就是竭尽毕生精力去一次次地削平藩镇割据势力,特别是在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叛乱中,立场坚定,力挽狂澜,功绩卓著,使唐朝又一度取得了统一,出现了“元和中兴”的政治局面 。淮西之乱平定之后,唐宪宗封裴度为上国柱并晋国公 。后来由于奸臣构陷,裴度三起三落,几度入相,几度出藩 。裴度为相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 。诗文大家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撰写诗文颂扬他的功德 。他的一些事迹,甚至被编成传奇小说,在民间广为流传 。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明明是59位宰相,何来六十位呢?原来,裴柏村对面的村子阜底村,是南宋名相赵鼎故里 。赵鼎因推荐岳飞,反对投降,主张抗金,最后绝食而亡 。两村近在咫尺,几乎连为一村,故有此说 。
在各个学术领域中,裴氏家族卓有成就者更是朗若群星,闪耀古今,不胜枚举 。
西晋地图学家裴秀(224-271年),总结我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创造性地制定出“制图六体”的原则,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为编制地图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为地图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他所著《禹贡地域图》18篇,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地图学说的专著 。他被誉为“中国制图学之父” 。
南北朝时期的“史学三裴”--裴松之、裴马因、裴子野,皆以治史享有盛誉 。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作注65卷、博采群书,史料翔实,流传千古,开注史之先河 。宋文帝称赞他“裴世期为不朽矣!”他的儿子裴马因为司马迁《史记》作注,写成《史记集解》80卷,流传于世 。他的孙子、裴马因之子裴子野撰写编年体《宋略》20卷,其叙事、评论都超出了沈约所著《宋史》水平 。二著均影响非凡,永垂后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