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昨夜三更雨 昨夜谁为吴( 二 )


公元280年(西晋太康元年) , 晋武帝司马燕命王蒙率领由高大战船“娄川”号组成的西晋水军 , 顺流而下讨伐吴栋 。诗人以这一历史事件为题 , 以写“造船获利”开始 , “金陵之王”顿时销声匿迹 。“下”:一是符合地理形态 , 从上游向下游行进 , 符合历史事实;这也意味着西晋占领了吴栋 。“收”字写出了吴栋的无敌 。金陵 , 益州 , 相距甚远 。当你下来时 , 你就进去了 。多快啊!二字对仗 , 说明一面雄壮 , 一面惊恐 。
“沉”和“出”描写战争及其结果 , 细腻生动地指出 。从形象上看 , 一横一竖 , 一沉一高;从色彩上看 , 一面是金军烧铁链 , 一面是投降白旗;从气氛上看 , 金军胜利时趾高气扬 , 战败时惨不忍睹 。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优劣 , 更写出了胜利者的破坏和咄咄逼人 , 失败者黯然失色 , 仓皇而逃 , 写出了孙吴政权的没落之势和丑陋之态 。
诗的前四句 , 精炼紧凑 , 描述了双方的强弱 , 进攻路线 , 攻防方式 , 战争的结局 。它只用第一首诗写西晋水军的离去 , 后面的诗写的是吴栋一个人:战争初期 , 苦心经营的工事被毁 , 直到举旗投降 , 兵临城下步步紧逼 。人们不仅看到了失败者的形象 , 也看到了胜利者的气势 。可以说虚实不一 , 胜败不如一 , 安排有技巧 。
这位诗人擅长剪裁 。从诸多历史事件来看 , 他选择西晋灭吴 , 耐人寻味 , 因为是六朝之首 , 它有相当“新奇”的防御工事 , 实际上都被灭了 。按理说后人应该从中吸取教训 , 其实不然 。因此 , 写吴的灭亡 , 既揭示了当时吴王的昏庸无能 , 也显示了后来者的愚蠢 , 也反映了国家统一的历史必然 。其次 , 诗人写晋吴之战 , 重点在吴 , 写吴 , 突出虚无缥缈的精神支柱 , 自然地形和的枷锁 , 这些都是不可依赖的 。这从反面说明了一个深刻的思想 , 那就是“兴废靠人事 , 山川空地势”(刘禹锡《金陵怀古》) 。可见 , 这样的剪裁 , 在于它能完美表达主题 。
清代的屈赋认为这首诗的第五句很精彩 。但需要指出的是 , 如果没有前四句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 , 第五句就很难得到如此简明扼要的效果 。第六句“趁尚此山威仪已号令寒江” , 山形 , 指慈塞山;寒流指的是长江 , “冷”字与结论句中的“秋”字相协调 。这里诗到了西塞山 , 但前面写的不是题外话 。因为磁塞山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军事要塞 , 之所以上演那些流光溢彩的“活剧”载入史册 , 是建立在南北分裂和南朝政权存在的基础上的 。所以看前面的六朝兴亡 , 正是为了从广阔的历史背景中引出慈塞山 , 从而大大拓展诗歌的境界 。诗人突出“照常”二字 , 而不是描述眼前的慈塞山有多雄伟 , 也是相当精妙的 。“山河依旧” , 使得人事的变化更加明显 , 六朝短 。不仅如此 , 它还表现出一种“山河沉浮相恨 , 夕阳陪客愁”(宝娃《金陵后》)的意境 。这些从另一个角度补充了前一句中的“伤”字 。
第七句往下 , 直接写“今日相遇” , 第八句说昔日的军事堡垒如今被遗弃在秋风中 。这残破苍凉的遗迹 , 是六朝覆灭的见证 , 是分裂失败的象征 , 是“今天下为大家”和山河统一的结果 。缅怀过去 , 珍惜现在 , 全诗已收藏 。全诗借古讽今 , 阴郁感伤 , 却又朴实直白 , 现实主义 。
刘禹锡的诗以开放、通顺、流畅的风格蕴含着深刻的思想 。诗人似乎是在客观地描述过去 , 描绘古迹 , 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这首诗中 , 刘禹锡把嘲讽的锋芒指向了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最终倒台的统治者 , 这是对新崛起的分裂势力的迎头一击 。当然 , “千户成杂草 , 只因一曲《园花》(刘禹锡《金陵台城五题》)六朝覆灭的教训 , 对当时骄横腐败的唐朝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