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天干”什么意思﹖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完整( 二 )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是古代更夫打更时常说的话 。
打更是古代民间夜间的一种定时报时的做法,类似于现在巡夜的工作 。更夫通常两人一组,一人手中拿锣,一人手中拿梆,打更时两人一搭一档,边走边敲,“笃笃———咣咣” 。打更人一夜要敲五次,每隔一个时辰敲一次,等敲第五次时俗称五更天,这时鸡也叫了,天也快亮了 。
下面是打更敲锣的时间:
19点-21点,戌时一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21点-23点,亥时二更,关门关窗,防偷防盗;
23点-1点,子时三更,平安无事;
1点-3点,丑时四更,天寒地冻;
3点-5点,寅时五更,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


扩展资料
打更的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原始的巫术,主要起驱鬼的作用,那可是受人尊敬的巫师才有资格来打的,所以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保留了打更驱鬼的习俗 。如著名的《红楼梦》就有这样一段描写“晚上吴贵到家,已死在炕上 。外面人人因那媳妇儿不妥当,便都说妖怪爬过墙吸精而死 。于是老太太着急的了不得,替另派了好些人将宝玉的住房围住,巡逻打更……” 。
打更人中也不乏有名人物,如孙中山先生的父亲就参曾经是打更的,可他却培养出孙中山这样杰出的人物 。在孙中山南洋纪念馆里,至今还保存着其父打更的物品,不由让人引发多少打更的思绪.
在解放前,还算是个较为普遍的职业,一般城市都少有钟表,晚上的报时就几乎全靠打更的了 。甚至很多农村城镇都有打更的 。那时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人们都过着一种按部就班的平静生活 。打更也就成一门古老的职业 。
解放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晚上的文化娱乐生活也大大丰富起来,钟表也已得到普及,人们掌握时间比打更可精确多了 。自然而然的,打更这门古老职业也就逐渐消失了 。但有些人仍然怀念打更时代那种平静淡然的生活 。每每听到打更声,就有时间流转,景色依旧,物是人非的感觉 。磁器口古镇就是这样一个保留了传统打更文化的地方 。听说许多人更是慕名而来,专门夜游磁器口,听听打更声哩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更夫

Q5: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是什么意思【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天干”什么意思﹖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完整】意思是:天气干燥,容易起火;所以要小心火苗、蜡烛等易引发火灾的东西 。
这是在古装剧中的打更人常说的一句话 。
在古代,打更人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报时 。我国古代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耕社会,经济并不发达,农民们需要起早贪黑的去耕种劳作,所以必须有专门的打更人去给农民报时,以免老农误了耕种的最佳时间 。
打更还有警示的作用,除了报时之外,更夫也通常负责观察周围是否出现火情 。就像“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一样,如出现火情的话,他会使劲的敲锣向百姓门发出预警 。
扩展资料:
在古代,民间的打更和紫禁城内的打更也有较大的区别,他们所使用的工具要比民间的更好 。而宫中打更的人普遍会提着灯笼扯着嗓子进行报时,声音非常的锐利 。而且这些人不论一年四季刮风下雨他们都会穿着雨鞋,披着蓑衣,戴着帽子 。无一例外的每晚挨街串巷的进行报时 。
其实,更夫们在古时候也不只是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一句话,而是有明确的规定 。他们只在晚上的7:00~9:00也就是一更天喊这句话,而在晚上9:00到11:00就要说一句关门关窗防偷防盗,而在三更天的时候他们会喊平安无事 。
在四更天的时候,更夫们会扯着嗓子喊天寒地冻,而在五更天的时候,他们就要喊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打更
Q6:“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什么意思?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是古代更夫打更时常说的话 。
打更是古代民间夜间的一种定时报时的做法,类似于现在巡夜的工作 。更夫通常两人一组,一人手中拿锣,一人手中拿梆,打更时两人一搭一档,边走边敲,“笃笃———咣咣” 。打更人一夜要敲五次,每隔一个时辰敲一次,等敲第五次时俗称五更天,这时鸡也叫了,天也快亮了 。
下面是打更敲锣的时间:
19点-21点,戌时一更,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21点-23点,亥时二更,关门关窗,防偷防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