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居然也能短视频? 浩瀚如烟

浩如烟海(古籍 , 甚至短视频?)
文|司前
说到古籍 , 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一部浩如烟海、冰冷艰涩的历史书吗?或者图书馆和博物馆里泛黄的旧书 。有人认为古籍晦涩难懂 。其实古籍就是古籍 。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来说 , 古籍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以文献为基础的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 , 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 , 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那些穿越历史的文字 , 凝聚着先贤的智慧 , 记录着文明的足迹 。

古籍具有极高的价值 , 可谓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资源 , 关系到文脉的传承 。中国古籍最重要的载体是纸张 。虽然纸具有“纸活千年”的恒久特性 ,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 一些古籍要么被水淹 , 要么被老鼠和虫子吃掉 , 有的失去了原来的样子 , 甚至有的无法阅读 。与其他文物相比 , 古籍尤其脆弱 。因此 , 古籍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一组数据令人担忧 。我国现存民国古籍线装书5000多万册 , 急需紧急修复的有1000多万册 。然而 , 古籍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修复 , 却因技术困难和行业冷漠而苦于人才和资金的匮乏 。古籍数字化的速度也令人担忧 。目前只有74000本古籍可供在线阅读 。修复力量不足 , 大量珍贵的文化史料在历史长河中面临失传的危机 。

如何让我们的古籍生命力更加持久 , 让这些跨越千年的“旧纸”重新焕发光彩?在古籍保护的现实面前 , 这些问号等待被拉直 。古籍保护不仅需要载体上的修复、实物保护 , 还需要对古籍进行精神保护 。首先 , 古籍的保护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 。当更多的人发现古籍的魅力 , 认识到古籍的重要性 , 对古籍产生兴趣 , 古籍才能变得“新鲜” 。当古籍在人们心中变得“新鲜”时 , 古籍的保护才会更有价值 。
近年来 , 随着一些综艺节目的火爆 , 涉及古籍的短视频持续火热 。对于普通人来说 , “高冷”古书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词 。比如《经典中的中国》 , 用场景再现的方式 , 让尚书活起来 。经过故事的解构和综艺节目中场景的再现 , 人们发现古籍也可以贴近我们的生活 。此外 , 古籍短视频的流行也使得古籍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抖音平台上 , 与四大经典小说、二十四史、四书五经相关的视频播放量超过600亿次 , 其中热门古籍《TOP3》是西游记山海经、三国志 , 涵盖了评书、漫画、影视、解读、好书推荐、美食、音乐等多个内容体裁 。

如今 , 在短视频时代 , 新的技术环境和新的媒体手段正在不同程度上帮助古籍传承 。古籍中有丰富的可以挖掘的内容 , 很多问题都可以回到古籍中寻找答案 。无论是古籍修复者的故事 , 还是古籍知识的话题 , 还是短视频平台上经典古籍的解读 , 内容创作者都在用更有趣、更轻松的方式诠释古籍 , 让古籍融入生活 。
近日 , 字节跳动公益联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国家图书馆发起“寻找古籍守护者”活动 , 通过Tik Tok、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 , 招募创作者创作相关内容 , 促进古籍活化 , 助力传统文化传承 。据了解 , 目前已有9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文化名人、专家加入活动 , 成为“古籍宣传员” , 包括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古籍修复专家杜、漫画家、学者周、美食创作者李等这个阵容可谓强大 。从事古籍保护的代表人物 , 以漫画形式解读古籍经典的漫画家 , 传播传统文化的网络名人等 。分享古籍故事 , 普及古籍 。用他们的力量 , 推动更多的人成为古籍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

保存古籍不容易 , 但要让它真正发挥作用 , 就得想很多办法、好办法 , 普及古籍知识 , 解读古籍内容 , 让它“活”起来 。这是让古籍永远“活”下去的基础步骤 , 也是关键步骤 。其中 , 短视频平台在古籍保护和传承方面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通过挖掘古籍的价值内容 , 将技术手段与文化价值相结合 , 将古籍的故事传递给大量用户 , 让古籍丰满生动 , 让其承载的文化价值和理念更好地走进人们的内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