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彬彬|是什么原因让“译制片”走向没落了?

谢彬彬|是什么原因让“译制片”走向没落了?

文章图片

谢彬彬|是什么原因让“译制片”走向没落了?

文章图片

谢彬彬|是什么原因让“译制片”走向没落了?

文章图片

谢彬彬|是什么原因让“译制片”走向没落了?

文章图片

谢彬彬|是什么原因让“译制片”走向没落了?

文章图片

谢彬彬|是什么原因让“译制片”走向没落了?

文章图片


在引进大片霸占中国院线之前 , 进口电影被称为“译制片” 。
在上世纪30年代 , 好莱坞电影进入中国后 , 是配以幻灯小字幕、说明书 , 或者解说员现场解说 。 最时髦的是找英文流利的大学女生担任“译意风小姐” , 现场同步翻译 , 绘声绘色地播讲剧情和对白 。
【谢彬彬|是什么原因让“译制片”走向没落了?】



大约从四十年代开始 , 长影的前身东北电影局就开始了苏联电影的配音工作 。
第一部译制片是东北电影制片厂译制的《普通一兵》 , 那里的声音构成就不乏「瞅啥 , 瞅你咋的」 。 这些现在听来 , 仍倍感亲切的东北口 。 据后来的长春译制片厂的台柱胡连华回忆 , 当年一是没经验 , 二是人员少 , 三是时间紧 , 四是任务重 。 后来配音员 , 都是临时抓差的 。 满口大碴子味 , 实在在所难免 。 基于此 , 很多专业的电影演员也加入其中 。



1949年冬 , 上海电影制片厂的翻译片组成立 , 虽然起步较晚 , 但却能后发制人 。 他们也请来大量优秀的电影演员 , 加盟这个新兴事业 。 像仲星火、中叔皇、高博、程之、卫禹平都是显赫一时的名家 。 而孙道临、张伐、石挥、秦怡、张瑞芳更是表演领域中必须承认的翘楚 。



1950年以来 , 译制厂将外语片翻译、配音、混录然后放送 , 那些电影构成了国人对外国的想象 。 应该说 , 那也是上海译制片厂最为辉煌的年代 。 人员齐备 , 生旦净末丑 , 样样俱全 , 基本是个声音 , 就令人难以忘怀 。
像电影:《流浪者》、《在人间》、《永恒的爱情》它们一直留在心中 , 还有不少的:《望乡》、《英俊少年》、《虎口脱险》、《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看不见的战线》、《金姬和银姬的命运》、《罗马假日》、《茜茜公主》等等吧!拍的好、译的好、配音好!当走进电影院时:每次都是“高朋满座” , 人们看电影的热情度很高涨啊!美好的译制片给人们带来生活中的新视野 , 新风尚 。



上译厂在那时候摸索并保存下一套译制片的制作流程 。 当翻译拿来翻译好的文本后 , 需要根据画面进行初对 , 电影画面播放的同时至少有导演、演员、翻译和口型员在场 , 其中口型员很关键 , 他们的作用是根据原片演员口型数出一句话中能放多少中文字进去 , 演员必须经过数口型的训练 。 文本的初对会花去一个星期的时间 , 然后所有演员被叫到一个棚里录音 , 经过鉴定、补戏 , 最后合成:一个月后 , 一部译制片便出炉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