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原文及译文抄-心经译文是什么呢?( 三 )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眼是色不能见,唯真空能见 。手是色不能行拳,唯真空能行拳 。意根有名无形,分为八万四千 。见闻觉知总归六根 。无眼能见,无手能行拳 。神通妙用遍身互换 。
“空即是色”,诸佛菩萨见十方世界,只是一空界,平等无二 。三界众生则著相分别 。见种种相,随声逐色,出胎入胎,不知不觉 。圣贤不见有色有空,内外无分别,常自寂灭相,光明动耀周沙界 。安知,色空二字俱不可得 。即不可执着于色,亦不可执着于空,而落入二边见 。亦无空,亦无色 。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乃至无老死”,既得无明尽,便无老死,诸佛修行到无身,既无身,便无老死 。
“亦无老死尽”,如剥芭蕉,去一重又一重,直到去尽,无下手处,即是反本还原,得五蕴空(见前),如未生 。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又称佛门四谛,属佛门小乘主修内容,释佛在世时,主要传授此四谛修法,身边弟子修此法成功率极高,皆成罗汉身,出三界 。但修至一定程度时,不肯再管人世之事,故称四谛法为小乘,只渡己,不渡人,大乘法则渡己又渡人 。
无智亦无得:
修炼至此,反照自身,无智慧,无得失,无人亦无佛,非心,非物,非佛 。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
“以无所得故”,修炼至此,已入无的境界,一无所得,无得无失 。
“菩提萨埵”,了得人空曰菩提,了得法空曰萨埵 。
扩展资料:
《观音心经》(又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共五十四句,二百六十个字,当时有多种译本,其中以大唐玄奘所译为主 。
《观音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 。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 。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观音心经》则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 。可谓言简而义丰,词寡而旨深 。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 。收于大正藏第八册 。
《观音心经》将内容庞大之般若经浓缩,成为表现‘般若皆空’精神之简洁经典 。全经举出五蕴、三科、十二因缘、四谛等法以总述诸法皆空之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语,即是出自本经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观音心经
Q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翻译成中文是什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逐名译文如下:
guān zì zài pú sà。
观 自 在 菩 萨。(译文:观音菩萨)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行 深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时。(译文:深入的修行心经时)
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照 见 五 蕴 皆 空 。(译文:看到五蕴:形相、情欲、意念、行为、心灵,都是空的)
dù yī qiē kǔ è。
度 一 切 苦 厄。(译文:就将一切苦难置之度外)
shě lì zǐ。
舍 利 子 。(译文:菩萨对学生舍利子说)
sè bù yì kōng。
色 不 异 空 。(译文:形相不异乎空间)
kōng bù yì sè。
空 不 异 色。(译文:空间不异乎形相)
sè jí shì kōng 。
色 即 是 空 。(译文:所以形相等于空间)
kōng jí shì sè。
空 即 是 色 。(译文:空间等于形相)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受 想 行 识 。(译文:情欲、意念、行为、心灵)
yì fù rú shì。
亦 复 如 是 。(译文:都是一样的)
shě lì zǐ。
舍 利 子 。(译文:舍利子呀)
shì zhū fǎ kōng xiāng。
是 诸 法 空 相。(译文:一切法则都是空的)
bù shēng bù miè。
不 生 不 灭 。(译文:不生不灭)
bù gòu bù jìng。
不 垢 不 净 。(译文:不垢不净)
bù zēng bù jiǎn。
不 增 不 减。(译文:不增不减)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
是 故 空 中 无 色 。(译文:因此空间是没有形相的)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无 受 想 行 识。(译文:也没有情欲、意念、行为和心灵)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
无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译文: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无 色 声 香 味 触 法。(译文:更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
wú yǎn jiè。
无 眼 界 。(译文:没有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