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籍《孟子》一篇文言文,风靡两千多年,激励人们在逆境奋起

公元前372年,孟子(孟轲)降生,这是个调皮的孩子,特别会有样学样 。住的地方离墓地近,他就学着人们跪拜磕头办理丧事;住到集市边,他就学着人家做买卖;最终搬到学堂傍边,他便知道跟着学礼节 。孟子的母亲,为了孩子搬了三个地方住,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

先秦古籍《孟子》一篇文言文,风靡两千多年,激励人们在逆境奋起

文章插图
当然,最终孟子不负母亲,长大成人成为一代大儒,倡导以“仁”为本,与民同乐 。孟子出生在孔子死后百年,与孔子的思想合称“孔孟之道” 。
孟子与孔子一样,也曾周游列国,但并不得赏识,于是就开始著书立说,著《孟子》一书,为古代的四书五经之一 。四书五经,其中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
先秦古籍《孟子》一篇文言文,风靡两千多年,激励人们在逆境奋起

文章插图
《孟子》排在四书的最后一个,我们现代虽然不学完整的四书五经,但其中的文化却滋养一代代中国人 。
《孟子》一书,共269章,记录了孟子的思想,以及孟子对弟子的教育 。《孟子》作为古代科考必备的四书之一,相当于古时的教科书,可谓家传户诵 。直到今天,其中仍有一些内容收录在学校课本中 。
先秦古籍《孟子》一篇文言文,风靡两千多年,激励人们在逆境奋起

文章插图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这篇文言文,就是入选中学课本的内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源自《孟子·告子下》 。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
在文中,首先列举了6位名人,舜帝、傅说、胶鬲、管夷、孙叔敖 。
先秦古籍《孟子》一篇文言文,风靡两千多年,激励人们在逆境奋起

文章插图
这6位古代先贤,在历史上均有详细的记载,舜做皇帝之前在田间劳作,傅说则是盖房筑墙的,胶鬲是海边扑鱼的,管仲是个小狱官,孙叔敖在海边隐居,百里奚更是从奴隶市场买来的 。
这六个故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人在成功之前,都经历了特别多的人生历练 。将这些人生历练总结开来,就得到了现在人们特别喜欢背诵的如下这段内容: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先秦古籍《孟子》一篇文言文,风靡两千多年,激励人们在逆境奋起

文章插图
上天要给一个人重任,必然要历练此人,最终此人变得心性坚强,果敢坚毅,获得原来没有的能力和人生财富 。其中一个“动”字用得极好,“动心”在《孟子》中曾多次出现,是指思想情感发生变化 。这里的思想情感变化,是指面对人生历练时,心态反而更加积极乐观 。
【先秦古籍《孟子》一篇文言文,风靡两千多年,激励人们在逆境奋起】儒家讲“正心”,在孟子此篇的“动心忍性”一词中,表现尤为突出 。人生中,面对一切,都要保持一个正心,这是非常积极的人生态度,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 。
当然,此词的高明之处在于,冷静客观,内观已心,平静坦然,比我们简单提出的积极乐观要高明很多 。
在现在中学课本的文言文中,此段内容,几乎每个学生都背诵的滚瓜烂熟,信手拈来 。成长中的青年人,每每背诵此内容,也会心潮澎湃,为自己加油呐喊 。
先秦古籍《孟子》一篇文言文,风靡两千多年,激励人们在逆境奋起

文章插图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只有143字,条理清晰,逻辑明确的说明了论点 。人才的成就,在于艰苦卓绝的环境和艰苦的磨练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简单的8个字,蕴含了丰富的哲理以及矛盾统一转换逻辑 。对于普通人来说的“忧患”,是生的希望,而对于普通人来说的“安乐”,含义恰相反 。
通过这篇文章,能够看出《孟子》一书的特点,哲学思想以及孟夫子的气概,气势磅礴,极富感染力,给人内心力量 。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诸侯争霸,为了立于不败之地,各诸侯国都要奋发图强 。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造就了此篇的文风和主张 。
Tag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