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9个要点”攻下溶解度曲线! 硝酸钾溶解度
硝酸钾的溶解度(“初中化学9个要点”,溶解度曲线被抓拍!)
溶解度曲线是中考必考的考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今天,高将和大家分享关于溶解度曲线的9个要点,帮助大家攻坚这个测试点 。来看看吧!
文章插图
一、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
文章插图
要点: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
例如,A和B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方法指导:看曲线的斜率和趋势,从左到右看曲线的趋势是向上、向下还是平缓 。向上表示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如A和B);意味着溶解度随温度升高的趋势不显著(如B);向下表示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C) 。
要点二:溶解度曲线交点的含义 。
比如P点表示在t3℃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都是50 g 。
■方法指导:当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描述两条溶解度曲线相交的含义时,应注明温度 。
要点:溶解度的判断和比较 。
如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 > B > A..
■方法指南: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取决于温度 。在温度对应的点做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看直线对应交点的纵坐标:
(1)纵坐标是相应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
【初中化学“9个要点”攻下溶解度曲线! 硝酸钾溶解度】②根据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溶解度的比较,纵坐标越大,溶解度越大 。
要点:饱和溶液和非饱和溶液的判断和相互转化 。
例如:①t1℃时,将25g A物质加入100 g水中,刚好形成A物质的饱和资源网络溶液..(2)饱和溶液加热后变成不饱和溶液 。
■方法指南:
在一定温度下:
饱和溶液和非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1)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
(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
5.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与比较 。
例如,在t1℃时,将40g C加入到100 g水中并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6% 。在t2℃时,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
■方法指导:应牢记计算公式;
第六点:判断物质结晶的方法 。
要点:温度变化时溶液中各种量的变化 。
例如,当质量相同的A、B、C的饱和溶液在t3℃冷却到t1℃时,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C) 。
A.溶质质量分数:b < c 。
B.溶剂质量:a > b 。
C.溶质质量:b > c 。
D.溶液质量:a > c 。
■方法指南:当饱和溶液温度变化时;
(1)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即曲线上升) 。
(1)如果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会降低,而溶剂质量保持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会降低 。
(2)如果提高饱和溶液的温度,饱和溶液变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不变 。
(2)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即曲线为下降型) 。当温度变化时,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与上述分析相反 。
第二,溶解度表 。
文章插图
要点1:直接从表格中读取信息 。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
例如,氯化钠在10℃的溶解度为35.8克,在30℃的溶解度为36.3克 。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 。
在20℃时,氯化钠、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分别为36.0克、31.6克和0.165克 。
(3)根据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变化,判断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 。例如氯化钠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加,但幅度较小;硝酸钾溶解度的变化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大大增加 。随着温度的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有降低的趋势 。(仅改变趋势,不比较数据)
要点二:溶解度表的应用 。
以表格数据的形式,两种物质(如氯化钠和硝酸钾)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为20℃ ~ 30℃ 。
■方法指导:根据溶解度表,通过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20℃前NaCl的溶解度大于KNO3,30℃后NaCl和KNO3的溶解度小于KNO3,因此NaCl和kno3等溶解度的温度范围必须在20℃到30℃之间 。
练习,练习 。
1.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资源网状曲线,下表为两种物质在某些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 。
推荐阅读
- 陕西省大学“20佳” 陕西大学排行榜
- 下巴后缩如何“纠正”? 下颌后缩
- 男子求爱遭“拉黑” 全天电话骚扰女孩及家人
- 速查!开封后的食品能放多久?不同食物各有“最佳期限”
- 2020年A股“超神操作”来了!1万本金能赚1.5亿,看完数据惊呆!春节前红包概率多大,这类股胜率或超70%
- 闲鱼买家“恶意”退款,卖家却维权无门,福建一卖家愤怒不已
- 野蛮生长|《风吹半夏》让演员演技“原形毕露”,有的接不住戏,有的想快进
- 郑钧|从摇滚老炮到“老年气管炎”:郑钧为啥会被刘芸拿捏得死死的?
- 伊藤美诚身高1米48,中国网友称她为“根号二”
- 今年起,跳槽需要谨慎,千万不要“裸辞”,可能会面临这三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