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中国第一位“太上皇”,中原骑兵教父,结局却相当悲惨

赵武灵王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存在感不高,稍微懂点历史的人,知道他搞了一个“胡服骑射”,绝大多数的人对于这个名字是陌生的 。
不过,梁启超对他的评价倒是挺高的,说他是“黄帝之后的第一伟人” 。
赵武灵王是个有故事的男人,也是一世雄主,他的雄才伟略,绝不仅仅是一个“胡服骑射” 。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上皇”,当然,那会儿没有皇帝,也没有太上皇的说法,人家叫“主父” 。按照赵武灵王的设想,这叫“二元君主制”,他当董事长,管决策,儿子当总经理,管干活 。
【赵武灵王:中国第一位“太上皇”,中原骑兵教父,结局却相当悲惨】他是第一个微服私访,以君主的身份亲自去搞间谍活动的人 。为了摸清秦国的地形地貌,他乔装打扮进入秦国,还跟秦王面对面的聊了几句,最后从容逃脱 。
他是一个好爸爸,既宠小儿子,也爱大儿子,为了能让两个儿子都当上“王”,他甚至想把赵国一分为二,老父亲的谆谆之心,溢于言表 。

赵武灵王:中国第一位“太上皇”,中原骑兵教父,结局却相当悲惨

文章插图
但是,恰恰是他对两个儿子的“爱”,分配的不均衡,引起兄弟反目,最终导致他被围困在沙丘,足足三个月,最后被活活饿死 。
刚刚上任,他就智破五国联盟
公元前326年,赵武灵王的老爸,赵肃侯去世了 。
赵肃侯是一个明主,在他的带领下,赵国打破了魏国的强国地位,解除了魏国对赵国的威胁,也因此得罪了魏惠王 。
国君去世,正是一个国家动荡之时,魏惠王联合秦国,楚国,齐国,燕国,准备以吊唁之名,瓜分赵国 。一时间,乌云笼罩着赵国 。
此时的赵武灵王,刚刚15岁,他在托孤大臣肥义的帮助下,他有条不紊的展开了反击 。
首先,他重金贿赂越国,让越国出兵攻打楚国,让楚国无心在赵国恋战;其次,他挑拨中山国,让中山国捅燕国的屁股;最后,他拉上韩国和宋国,来给自己助阵 。
当五国使臣带着大军来到赵国的时候,赵武灵王又下令,只允许使臣进城,军队一律在城外等候 。在赵国的重要城市,上党,代郡,太原,邯郸,赵武灵王也分别部下了重兵 。
三招两式之下,化解了五国联盟的阴谋,五国使臣一看,这没得玩了,得嘞,进来给赵肃侯鞠个躬,拍屁股回家吧 。
经此一事,奠定了赵武灵王的地位,魏国也不敢再挑事儿,乖乖的派人来和谈 。
图谋安定,他拥立燕国,秦国两位国君
公元前315年,燕国发生内乱,燕国太子“平”本想让齐国来给自己做个助攻,没想到引狼入室了,齐国进入燕国之后,大掠一番,引得天怒人怨 。
赵武灵王看准时机,护送在韩国当人质的燕国太子“职”进入燕国,继位为新君,就是“燕昭王” 。
赵武灵王为什么这么做?当然不是给燕国做慈善,他有他的深谋远虑 。
当时,虽然韩赵两家关系比较好,也签订了“互不攻打盟约”,但是,盟约这玩意,就是擦屁股纸,内急的时候用一下,用完就扔了,谁也不会把他当回事 。
背地里,韩国又和燕国签订了一个“共同防御赵国”盟约,公子职为什么会在韩国,就是因为这个条约,韩国害怕燕国不遵守盟约,才让他到韩国当人质的 。
赵武灵王拥立燕王,这就相当于燕国欠了赵国一个大人情,韩燕两国签订的盟约,不攻自破 。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在洛阳举周鼎,结果被砸死了,秦国内部展开了激烈的王位争夺战,以芈八子,魏冉为首的楚国外戚集团,主张拥立芈八子的儿子,嬴稷继位为君 。
当时嬴稷在燕国当质子,他要回国就必须经过赵国,一开始,赵国是把他给扣押下来了,魏冉急忙给赵武灵王写了一封信,陈述了厉害关系,并保证,只要赵武灵王能护送嬴稷回到秦国,保证不会与赵国为敌 。
这是一桩好买卖,一个顺水人情,就能赢得边境安定,比百万大军都管用 。于是,赵武灵王派人护送嬴稷回到秦国,继位为君,就是秦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秦昭襄王 。
果然,赵武灵王在位之日,秦国对赵国秋毫无犯,直到赵武灵王死后,才爆发了长平之战 。
为图霸业,他主动让位,专心军事
赵国地处山西北部,河北北部,与北方的胡人接壤,因此,北方胡人侵扰,一直是赵国最头疼的问题 。
胡人之所以难对付,和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作战习惯有很大关系 。
赵武灵王:中国第一位“太上皇”,中原骑兵教父,结局却相当悲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