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变局 ① - “欺诈”式拉新模式下,野蛮生长还能持续多久?( 二 )


与此同时,用户将砍价链接分享给十几人甚至上百人后,这部分人里又会有人下载注册app并创建新的砍价链接,这样反反复复,不停地人拉人,促使平台在短期内完成知名度的增长 。
这种以用户开拓用户的拉新模式,如同“传销”一般,不仅迅速在微信形成病毒传播,而且在线上流量昂贵的今天极大地降低了获客成本 。
除此之外,平台为了不断获取客流,更是在各种活动营销上使劲套路和手段,只要能达到增长用户数的目的 。
一市财经测试了拼多多首页的“天天领现金”,活动显示,邀请好友助力可以获得100或200的红包,听起来很吸引人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同样的“传销式”拉人套路——如果邀请老用户,那么老用户还需邀请两个新用户;如果邀请新用户,新用户还需再邀请一个新用户,才能助力成功 。
再比如“签到”功能,是如今电商平台最常见的福利活动,在拼多多这里也很难薅到几根羊毛 。
平台显示,3000签到豆可提现30元,但是一旦用户攒到30元,系统就会显示兑换的是无门槛消费券,而且大多是单价成百上千的指定商品才可以使用 。
更bug的是,在签到金额达标之前,系统显示消费券还是无限量兑换,但是一旦用户积攒的金额达到30、50、100,那么该档位的券就会自动变成“限量抢”,而且到最后一定是“已抢光”的状态 。
此外,拼多多的“摇现金”“现金大转盘”活动,同样是熟悉的“配方”、不同的“包装”:永远摇不到金币,永远差几毛,永远需要一位好友的助力 。

拼多多变局 ① - “欺诈”式拉新模式下,野蛮生长还能持续多久?

文章插图
套路营销下,以这种投机取巧方式增长用户数的拼多多,真的能留住用户吗?
就在今年的4月份,上海的刘律师参加了拼多多的“砍价”活动,挑选了一款手机进行砍价,期间,刘律师邀请了很多朋友帮助砍价,而拼多多页面也弹出,“砍价第一名”,“手气最佳”等字样,但他距离成功始终差0.09%,让他大失所望,一气之下以“虚假”起诉了拼多多 。
刘律师认为,拼多多提供的网络服务,违背了诚信原则,使用了虚假数据,隐瞒规则,利用人性的弱点已经构成欺诈且严重影响社会风气 。
刘律师表示,拼多多作为一个知名的大公司,肩负了很多责任,应该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但拼多多的各种数据却极具迷惑性和虚假性,隐瞒真实的砍价设计规则,让消费者对免费拿的成功率产生错误认识,利用人性弱点大量浪费用户的时间,不仅构成欺诈,更影响了社会风气和市场秩序 。
拼多多变局 ① - “欺诈”式拉新模式下,野蛮生长还能持续多久?

文章插图
截图为网友留言
消费人性的拼多多还能走多远?
不可否认拼多多这种拉新套路的确有其厉害的一面,在京东淘宝两分天下的时候,平台正是靠这种病毒式社交传播后来居上,迅速占领市场并且跻身巨头之列 。可以说黄铮造就了拼多多,拼多多也成就了黄铮 。
只是套路之下诚意不在,这种故意利用人性弱点的拉新模式无疑也引起了许多人的厌恶和反感 。
当然,不排除的确有人享受到过拼多多上述活动的“福利”,甚至真的砍到过现金 。
只是从占比来看,8亿拼多多用户里,穷尽自己的社交圈最后还是两手空空人还是占多数 。
据 Questmobile 统计,2021年3月份拼多多的月活用户大概有61%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同期淘宝月活用户中下沉用户占比为56%,而京东只有 52% 。从终端价格角度看,拼多多中大概有一半用户使用的手机价格位于2000元以下 。而同期京东和淘宝该部分占比只有不到30% 。
可能有人会说,拼多多的百亿补贴实实在在地给用户带来了优惠,大多数用户因此“真香”,平台的复购率也越来越多 。但我们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使用拼多多百亿补贴优惠的用户里,绝大部分还是来自一二线城市 。
虽然在今年618活动中,来自三四线城市的比例有所增长,但在农村地区,“用不上”百亿补贴以及“看不懂”这种优惠套路的人依然真实存在着,其中就可能会包括你我的父母和年迈的爷爷奶奶 。
生活在发达都市的社交媒体用户,在想尽各种办法拉人砍价和破解优惠套路,这时候,远在城镇乡村的价格高度敏感型消费者,正“笨拙”阅读着各类优惠规则,对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带来的产物,他们一筹莫展,甚至“傻傻掉进套路” 。
我们并不怀疑拼多多在惠及大众上确实做出了许多成绩,但对于大多数平凡的人来说,都只是想不费心不费力买件生活必需品而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