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为什么被称为“鬼节”,上中下三元又是怎样划分的?( 二 )


在中国文化中,逝去的祖先只是意味着逝者的另一种存在形式,《韩诗外传》记载:“鬼者,归也 。”《礼记·祭义》写道:“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 。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 。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 。”鬼只是生命的回归,回归并不等于终结,而是回到未有生命之前的寂静和暗涌 。
古人还认为,人的肉身才是阴气的聚集,人的精神却恰恰是阳气的律动,肉身叫“魄”(比如“体魄”一词),精神叫“魂”,魂属阳,魄属阴 。灵魂脱离了阴森重浊的臭皮囊(魄),自然变得阳光灿烂、虎虎生风,“阴魂”其实恰恰是“阳魂” 。于是,从宗教本能出发,中国人早就开始把死去的人“神化”,并作为祭祀敬拜的对象 。
所以,活人是可与亡灵沟通,向其祈求赐福 。他们认为人死了仍可住在家中,故要设灵位;也可住在墓穴,故要选好地;更可住在阴间,故要烧物品 。为了向死者表示尊敬,他们制造了许多仪俗和厚礼,使死者灵魂安心,也可荫庇子孙平安得福 。他们还认为祭祀与祈祷可使孝道与宗教信仰合二为一,所以具有宗教意义的祖先灵位是与其他神像放在一起 。不但早晚能看见,更是祸福与共的存在,也成为生活困难及问题祈求之处 。

中元节为什么被称为“鬼节”,上中下三元又是怎样划分的?

文章插图
供灯祈福 。摄影/小凯影像,来源/图虫创意
儒家更是强调,孝道为人伦之本,它的具体表现就是敬亲尊祖,而对逝世亲人的尊敬则表现于祭祀,故此儒家对“生孝死祭”十分重视,因此有所谓“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说明祭祖是孝的组成部分,具有强烈的伦理价值、社会价值和宗教价值 。以及“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在伦理上有不忘本的深层意义 。
【中元节为什么被称为“鬼节”,上中下三元又是怎样划分的?】
总之,在中国文化中,祭祀祖先是人为追溯其祖源而展现对生命本质与价值意识的一种外在形式,旨在教导人民认识诚、信、忠、敬、爱人如己、事死如生等等为人的情义 。

中元节为什么被称为“鬼节”,上中下三元又是怎样划分的?

文章插图
女鬼聂小倩 。来源/电影《倩女幽魂》片段
所以,中元节的文化核心就是敬祖尽孝 。
但是,由于鬼是人变的,鬼与人之间并没有“心灵”的鸿沟 。这种异质而同构的特性,使得民间文学的鬼不仅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有人的贪婪、猥琐、懒惰等缺点,影响中国人在后来容易接受道教的阴间、佛教的地狱中有恶鬼这样的概念,为中元节变成“鬼节”打下思想基础 。
中元节变成“鬼节”
《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 。囚徒饿鬼,当时解脱 。”
道教为了把救赎的思想跟中元节绑定,还特地把儒家的圣人帝舜请来做中元地官赦罪清虚大帝 。史载,舜是黄帝的八代孙,母死后父再娶,继母生了儿子象 。全家人都很不待见他,设计要把他害死,但是他屡次逃命成功,还以德报怨,仍然孝顺生父和继母 。舜后来在历山耕作,在雷泽网鱼,在河滨制陶,人们追随他,他的孝举逐渐闻名天下 。三十岁时,尧帝将两个女儿嫁给舜,并禅让帝位给他 。
因为道教把舜变为道教大神,而舜事亲至孝,所以中元节又叫“孝子节” 。

中元节为什么被称为“鬼节”,上中下三元又是怎样划分的?

文章插图
虞舜铜塑像 。摄影/秋影随风,来源/图虫创意
在中元节,纪念祖先最常见仪式是烧纸钱 。据说,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因而财源滚滚来 。其兄嫂见财心起,东施效颦地造起纸来,由于急功近利,结果纸质差劣,无人问津 。蔡伦嫂子心生一计,自己睡在棺材里,叫家人哭得死来活去,并同时焚烧卖不出去的纸 。准备好后,她趁邻居过来慰问时,忽然从棺材里醒过来,说自己本已到阴间受尽折磨,后来家人烧了纸给她,这些纸到了阴间,成了纸钱,她因此免受折磨,更赎回了性命,返回阳间 。一传十,十传百,老百姓都知道烧冥纸给死去的人,可以让他们在阴间有个钱傍身,可以穿得暖、吃得饱 。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成功的商业营销案例,但这里蕴含了道教的重要理念:人出生时借了笔钱,过世时往生者的亲戚得还钱 。至于烧的钱是纸钱,那就明显是造纸术发明之后的事情了 。
后来佛教传入,将盂兰盆节跟中元节进行融合 。传说盂兰盆节因“目连救母”而生,故事有许多版本,目前流传最广的大概是这一版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