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线上“话疗”需谨慎,别让“治心”更伤心( 二 )


尽管心理咨询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没有门槛,但心理治疗是有门槛的,按照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只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可以进行心理治疗,但只有精神科医生才有处方权 。心理治疗师需通过国家卫健委考核认证,取得职业资格证 。
需尽快制定行业标准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民众心理咨询需求暴涨 。同时居家模式让不少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和心理咨询师从中看到了商机 。由于当前网络心理健康服务缺少相应标准,因此很多平台打着心理咨询的旗号,进行着半专业的甚至不专业的“心理忽悠” 。

开启线上“话疗”需谨慎,别让“治心”更伤心

文章插图
采访人员打开几个不同的心理咨询App,感觉其专业度冰火两重天 。一般比较专业的心理咨询平台会清晰地标明咨询师和用户进行一对一的有偿咨询的形式,如文字、语音、视频等;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咨询经验、所在地等信息;不同咨询师的咨询价格等 。但有的心理咨询平台看着就有点不靠谱,挽回专家、情感专家、灵性催眠导师充斥其中,咨询的项目也是五花八门——有摆脱单身、失恋陪护这种情感问题,也有焦虑症、强迫症、疑心病等心理疾病 。不过这些咨询平台的“专家”价格便宜,五六十元价位的“专家”最受欢迎,很多都是累计销售上百小时以上 。
面对咨询者,这些不靠谱的线上咨询也是套路满满 。比如有些解答夸大其词,并断章取义危言耸听 。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让咨询者认为有心理疾病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随时会威胁生命,并引导其到咨询师的线下机构就诊 。在线下,咨询师往往会推荐很贵的定期心理疏导套餐 。
“不靠谱的心理咨询可能会误诊耽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病没治好不说,还花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邹琳举例说,前不久一个36岁的咨询者,产生严重失眠、抑郁、焦虑症状,通过沟通她发现这位咨询者的症状是因为单位工作压力大和孩子青春期导致的,并不是抑郁症 。通过四五次心理咨询疏导,咨询者症状消失 。但如果不专业的人将其诊断为抑郁症,那就要使用药物治疗,既花了冤枉钱又没有对症 。
“此外,对于线上心理咨询目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价体系标准,医院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都由物价局定价,明确规定了不同时长对应的价格 。”邹琳介绍,在天津,精神专科医院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50分钟价格只有200—400元,而很多平台标价少则五六十元,多则2000元 。
“心理咨询作为非常重要的助人手段不但可以缓解大众的心理困扰,还可以给职业人群进行心理减压,对大众心理健康促进以及提升全民的心理健康素养有很大帮助 。”陈清刚表示,心理咨询行业需要更加规范化的管理 。受限于现实条件,医院很难自建自营网络服务平台,未来“商业网络平台+专业医院”是大方向,但是对从业门槛、资质、收费标准等细分领域的行业标准必须尽快制定 。一些倾听服务和心理缓解咨询活动虽非医疗行为,也应要求对从业人员实行平台后台实名制 。
文中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编辑:张爽
审核:管晶晶
Tag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