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这个世界上能够享受孤独 , 甚而从孤独中汲取力量的人注定是很少的 , 孤独会让绝大多数人陷入偏执、狭隘和狂妄 。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陈季冰
五个月前骤然离世的调查记者杨海鹏有段时间与我是同事 , 那是一家草创的报社 , 那时我们背靠背挤在一间乱哄哄的大办公室里 。
我到现在还记得 , 当时已经名声在外的海鹏经常感叹:“什么时候能有一间单独的办公室啊!”作为新闻圈里的无名小卒一枚 , 我则每每报之以冷嘲热讽 。
海鹏显然不是一个热衷往上爬的人 , 以我对他的了解 , 他之所以把“拥有一间单独办公室”当作自己职场生涯的成功标志 , 应该是觉得 , 那样一来他就可以不受干扰地安心写作了 。
【图图|中年人迷恋独立办公室,是一种权力病】
图/网络
他实在太爱参与各种聊天和争论了!与几十个自以为消息灵通又自认为见解深刻的记者编辑挤在一堆 , 随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分心 。 这是他的活力之源 , 也是他无法戒除的痛苦 。
我估计 , 海鹏最终也没能实现他的那个职场“小目标” , 因为不久之后 , 他曾经纵横驰骋的那个“战场”本身都不存在了 。
01
我基本上没有过海鹏的苦恼 , 虽然我比他不成功得多 。
30刚出头的时候 , 我就拥有了自己职场生涯的第一间单独办公室 。 但20多年过去 , 50出头的我现在却又被打回到了一间大办公室 , 与将近20个同事挤在一起 。
仅这一个对比 , 就无比生动地说明了我的职场曲线是多么的失败!
但说老实话 , 现在的我心情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平静、充实和愉快 。 这绝不是我虚意矫情 , 我这么说也不是想要抒发那种所谓参透了人生的禅意 。
我只是想说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时时与众人在一起 , 主动或被动地进出他人的世界 , 对我们大多数人的身心健康是有莫大好处的 。
图/图虫创意
因为我有过比较 , 所以说这话时特别有底气 。 人是社会动物 , 天然地必须与他人在一起 。 但人往往又特别容易被与他人隔绝 , 甚至主动将自己与他人隔绝开来 , 将自己抛入孤独之中 , 出于各种各样的动机 。
疏离 , 在很多时候让人产生权力感 , 从而强化一种与众不同和高高在上的成就感 。
然而我大半辈子的人生经历告诉我 , 除非天生某种能够时时转换到他人立场上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禀赋 , 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推己及人的“恕”的素质 , 疏离严重地有害于人的心智 。
这个世界上能够享受孤独 , 甚而从孤独中汲取力量的人注定是很少的 , 孤独会让绝大多数人陷入偏执、狭隘和狂妄 。 容我再说一遍 , 这是人这种社会动物的基本属性决定的 。
02
也许有人读到这里 , 立刻会想到诸如人坐到了一定的位子就容易“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之类的老生常谈 。 在我看来 , 这基本上是一个伪问题 。
本质上 , 所谓“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不是“位子”造成的 , 而是“位子”背后的利益机制造成的 。
世界上哪个人不生活在“群众”中?不生活在“实际”中?我们又不是不用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上无老下无小的神仙 。 也不是非得那些最底层的农民、工人才是“群众” , 那些艰苦生活才是“实际” 。
我们的家人、为我们服务的那些人都是“群众” , 不管是专车司机还是快递小哥;我们每天过的日子就是“实际” , 不管是山珍海味还是咸菜豆腐 。
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看待这些“群众”和“实际”时所取的视角和立场 。 但对于大多数如我这样天赋平庸的人来说 , 物理空间会极大地拉扯心理空间 。
图/图虫创意
试想一下 , 如果我坐在一间单独办公室里 , 有个人跑来敲门:“陈总 , 有件事情……”与我坐在20个人中间 , 左耳朵传来“我女儿的学校又封控了” , 右耳朵飘进“昨天又被客户嘲笑了一通” , 面前还跑来一个怯生生或笑盈盈的姑娘:“陈老师 , 能不能请您给我这本新书写篇书评?”“陈老师 , 快下班了 , 要不要来点鱼皮花生?”……两种不同语境中的“群众”和“实际” , 无论内容还是性质 , 有多大的不同啊!
推荐阅读
- 初恋|《初恋》:追回那道白月光,上演一场中年人的狗血戏码
- 待业在家的中年人,可以从事这三类工作,需要从业者吃苦耐劳
- 周杰伦|周杰伦一出场就10亿点赞,中年人的追星能带动一个行业
- 求职|中年人的简历,狗都嫌
- 教师|中年人接受现实,但不屈于现实
- 周润发|曾让刘德华深深迷恋,周润发曾为她自杀,今59岁单身无子嗣
- 中年人睡眠时间多长好
- 景甜|星二代哈利迷恋女装!父亲哈林回应称做自己就好,但却饱含着老父亲的关爱
- pua|综艺要迷恋「PUA」?
- 老男人|49岁的中年妇女自述:进城那几年,我竟疯狂地迷恋上了“老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