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港影:《神探大战》有多经不起推敲?

警察|港影:《神探大战》有多经不起推敲?

文章图片

警察|港影:《神探大战》有多经不起推敲?

文章图片

警察|港影:《神探大战》有多经不起推敲?

文章图片

警察|港影:《神探大战》有多经不起推敲?


在文字中证道 。 ——唐泪
刘青云是银河映像的爱将 。

有人这样形容过 , 在银河映像的电影里 , 他想怎么演 , 就怎么演 。
在导演韦家辉看来 , 刘青云堪称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演员 , 对于这样级别的演员 , 他坦言双方合作的最佳状态便是“我十分信任他 , 而他也十分信任我” 。
而刘青云对林峰说 , “不要想太多 , 相信导演 , 按照他说的做就好 。 ”
字字句句 , 无不写着“信任”两个字 。
更有报媒评价 , 该片延续了《神探》的哲学命题设置 , 但在哲学构思上超越了《神探》 , 甚至说“用尼采“和怪物斗争小心变成怪物;当你凝视着深渊深渊也在凝视着你”的名言贯穿全片 , 超越了《神探》中“人人心里都有鬼”的悬疑感 。 ”
但这部电影其实完全经不住推敲 。

开场的“屠夫案” 。
超过二十个全副武装的警察、便衣 , 团团围住一个精神略有异常、仅手持柴刀的嫌疑犯 , 手里还抱着自己的女儿 , 方礼信和欧阳剑郑重其事地使出“声东击西”的手段 , 就颇有“小题大做”之嫌 。
而其实随便一个略微“训练有素”的警察 , 在这种情况下从背后夺刀都应该不是难事 。
其后被欧阳剑近距离连续三枪击倒 。
【警察|港影:《神探大战》有多经不起推敲?】基于嫌犯这点战斗力 , 《神探大战》这场动作戏设计应该给负分 。
四年后的“魔警案” 。
暗夜、巷道 , 有心算无意 , 都是银河映像的惯例手法 。
但到场的警察 , 面对被打爆嘴、严重受创的同僚 , 不勘验现场 , 反而频频追问是谁开枪 , 或者一迭声鼓励“挺住” , 哪怕有“魔警”的故意引导 , 剧情设计也属实儿戏 。
不过这两场戏都只是“小儿科” 。

一场高规格的警讯发布会 。
有警务处长亲自出席 , 行动组组长黄欣向记者宣讲案情 。
“一对多”的戏码上演 。
被停职的警察李俊 , 在超过二十名警察的阻拦下 , 悍然闯入发布会大厅 , 而且在被多名警察团团围困的情况下 , 居然还能脱下皮鞋 , 并精准砸到十米之外的警务处长脸上 。
但这还不算完 。
他还能夺下一个警员的配枪 , 当众鸣枪 , 满场皆伏 。
警务处长是什么角色?
看过《寒战》的人应该都知道 , 香港警队“一哥” , 可谓位高权重 。
但凡警务处长出现的场合 , 无一不是重大事件或者严肃场合 , 安保工作必然是重中之重 , 但放到这里 , 一个赤手空拳的老警员就能如入无人之境 。
数十人拦不住一人 , 被闯入会场后还能被他空手夺枪 , 更大的问题是 , 在无故鸣枪之后 , 满场警员居然尽数被镇伏 , 没有任何人当即采取紧急措施 , 跟《无间道3》中 , 身在警察总部的杨锦荣 , 在众多同僚环伺之下 , 被单人独枪的刘建明“无厘头”射杀有一拼 , 甚至更为荒谬 。
然后又是方礼信和欧阳剑“二人组”特写 , 一个冲过去拖倒被挟持警员 , 另一个抽冷开枪 , 但在这种慌乱情绪之下 , 居然精准避开要害 , 仅击中李俊双肩 , 这枪法确实要赞 , 不过更多的是剧情想要怎么样 , 就设计成了怎么样 。
但这就是香港警队?

上述三场戏 , 都在正式出片名之前 。
十七年后 , “神探案”粉墨登场 , 初始场景是一处天桥底下 。
现场布景煞费苦心 , 桥下的空地堆满纸壳 , 上面布满各种笔迹和图案 , 甚至高达十米的天桥桥墩也不例外 。
那么问题来了 , 就算想怎么表现“神探”李俊查案心切的态度也好 , 你也不能让他踩着高梯子把案情分析写满桥墩吧?
这么大的字 , 这么大的图 , 还有这么大的框 , 一个孤身一人的神经质老警怎么能做到?
你给他几本甚至几十本笔记本不好?
其实编剧思路很容易理解 , 无非想要营造一个震撼的视觉现场 。
但你拍的是悬疑片 , 而不是异能或者科幻 。
起码要合乎逻辑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