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三姐|“刘三姐”黄婉秋的救赎:如果不遇何有才,我早就死在了街头

刘三姐|“刘三姐”黄婉秋的救赎:如果不遇何有才,我早就死在了街头

文章图片

刘三姐|“刘三姐”黄婉秋的救赎:如果不遇何有才,我早就死在了街头

文章图片

刘三姐|“刘三姐”黄婉秋的救赎:如果不遇何有才,我早就死在了街头

文章图片

刘三姐|“刘三姐”黄婉秋的救赎:如果不遇何有才,我早就死在了街头

文章图片

刘三姐|“刘三姐”黄婉秋的救赎:如果不遇何有才,我早就死在了街头

文章图片

刘三姐|“刘三姐”黄婉秋的救赎:如果不遇何有才,我早就死在了街头

文章图片

刘三姐|“刘三姐”黄婉秋的救赎:如果不遇何有才,我早就死在了街头

文章图片

刘三姐|“刘三姐”黄婉秋的救赎:如果不遇何有才,我早就死在了街头

文章图片

刘三姐|“刘三姐”黄婉秋的救赎:如果不遇何有才,我早就死在了街头

文章图片

刘三姐|“刘三姐”黄婉秋的救赎:如果不遇何有才,我早就死在了街头

成也“刘三姐” , 败也“刘三姐” 。
从1961年至今 , 舞台剧《刘三姐》已经过去了61年的时间 , 但当初凭借参演“刘三姐”这个角色而名扬天下的黄婉秋 , 却仍旧在中国人的心坎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

无论何时何地 , 只要有人提及到刘三姐 , 人们总会想到黄婉秋 。
一个优秀的演员 , 就是让人记住她扮演过的角色 , 而黄婉秋扮演的这个角色 , 让人记了一辈子 , 也被后人称作经典 。
也难怪刘晓庆在面对黄婉秋的时候 , 也会羡慕地说道:
“你一个刘三姐吃了一辈子 , 值了 , 不像我们演了大半辈子 , 也很难有一个让人记住的角色”

的确 , 即便后来有过无数次的翻拍 , 但无论怎么努力 , 也无法重现曾经的万人空巷 , 反而让人怀念那经久不衰的黄婉秋 。
“刘三姐”成就了黄婉秋 , 此后的人生也和刘三姐这个艺术形象紧密相连 , 但同时她也因此被毁掉了长达15年的青春年华 。
所谓成也“刘三姐” , 败也“刘三姐” , 当年黄婉秋若不遇何有才 , 或许早就死在了那灰暗的日子里 。
01
1942年在广西桂林降生的黄婉秋 , 却对广州有着更深的情感 。

不光是因为她的祖籍是广州 , 而是在她最灰暗的那段时光里 , 是广东的父老乡亲帮她照顾着年幼的女儿何雁云 。
她曾说:
“我对广州有着一份故乡情结 , 也很感谢父老乡亲 , 我要用山歌来敬广州的亲人 , 让熟悉的旋律飘荡在南粤大地上”
自从1992年刘三姐艺术团成立以来 , 黄婉秋就总是带着他们到广州巡演 , 履行了曾经许下的承诺 。

然而在这份岁月静好之前 , 黄婉秋也曾负重前行 。
1956年 , 还不到14岁的黄婉秋因才貌出众和艺术天赋进入桂林桂剧团 , 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学习 , 她就能够独自登台表演 , 并很快成为团里的小明星 。
黄婉秋之所以走得这么顺利 , 是因为她有一个爱听桂戏的姑姑 。
那时候设备简陋 , 但姑姑一台专门放桂戏的收音机 , 黄婉秋听着桂戏 , 听完后还自己演绎出来 , 时间久了便有了不错的底子 。

所以在桂剧团的那段时间里 , 不知所以的师兄师姐们都觉得黄婉秋就是个桂剧天才 。
而在广西人的心中 , “刘三姐”这个民间传说有着无法超越的地位 。
正因如此 , 1961年一位业余作家将“刘三姐”改编为小说故事 , 后来便有了将它搬上银幕的想法 。
于是他们和长春电影制片厂合作 , 而作为团里的“小天才” , 黄婉秋也收到了试镜通知书 , 那时 , 黄婉秋才17岁 。

这次去长春是她第一次出远门 , 面对这么多竞争者 , 她还是有些害怕 。
好在当时导演看见她的时候 , 一个人在那儿怯生生的还有点想哭的样子 , 便鼓励她胆子大点 , 自信点不要怕 。
于是黄婉秋凭借舞台经验和较好的面容 , 得到了在《刘三姐》中参演“舟妹”这个角色 , 而“刘三姐”也已经选定了傅锦华 。

一开始导演觉得傅锦华的声音非常适合刘三姐 , 她的声音甜美婉转又有一种山野的味道 , 可是后来导演试了几次镜头送去审查 , 都没有得到满意 。
于是才决定将“刘三姐”这个角色换成黄婉秋 , 而傅锦华则负责为角色配音 。
在两人的合作下 , 一部经典之作才得以完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