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率领船队七下大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哪一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个人觉得,可以把“吗”字去掉,这样较为合适!
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说过:
公元3世纪———公元13世纪,中国的科技水平,是西方世界望尘莫及的!
【郑和率领船队七下大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哪一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不信?来,不信就往往下看 。看到你服气为止 。
先说说大明之外的事儿 。咱们就以郑和第一次出海的时间为基准 。1405年 。
那么,在200多年后,带给大清王朝无尽耻辱,给中国人民带来无尽灾难的”列强“们在干啥呢?

郑和率领船队七下大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哪一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文章插图
先说说欧洲
1 。文艺复兴: 这个阶段的文艺复兴,还处于启蒙阶段 。说一个好懂一点的 。文艺复兴期间,具有代表意义人物:达芬奇 。差不多50年以后才出生,米开朗琪比达芬奇还晚20年呢!所以,没亮点 。
2. 百年战争:英法两国因为钱和地盘的事,打了100多年 。法国大胜 。据说羊毛给这场战争背了锅 。打了100多年啊,可想而知 。经济的发展 。不行,没亮点 。因为就顾着打仗了 。别的没顾上 。
3.科技的倒退;教皇格里哥利一世公然宣称:“不学无术是信仰虔诚之母” 。教会推行的信条和准则是“启示高于理性”、“知识服从信仰”、“哲学(包括科学)服从神学” 。这就好理解了 。那意思就是,科技之类的东西你就别搞了 。信仰最重要 。
总结一下:欧洲,当时不行 。钱不行,科技不行 。欧洲当时还未完全从黑暗的中世纪中摆脱出来 。尤其是神学的一家独大,让欧洲的科技大战,基本陷入停滞 。
根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发明和发现的国度》一书统计:
郑和率领船队七下大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哪一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文章插图
再说日本
当时日本处于幕府时代 。之前的日本,通过学习咱们大唐,自己也搞了一个政权体系,就是天皇 。后来呢,天皇没管住手下的将军 。这将军也不来天皇这上班,自己搞了一个办公室就叫“幕府” 。所以,这幕府时代就是这么来的 。
这日本当时,无论从政治,经济,科学上,基本都是来自大唐的影响 。所以,更是没啥可说的 。这么看,当时的日本,更不行 。
最后,说一说美国 。
一句话:当时还不叫美国 。哥伦布在将近90年以后,才发现美洲 。所以 。没法提了 。
这么一看,当时全世界上的实力,都在那摆着呢 。无论从国力,社会发展程度,科技发展程度 。大明都是当之无愧的牛 。强大的国力带来的就是大明造船发展,地磁学的发展,还有天文学啊 。这些可都是航海技术发展的基石啊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时的明朝,国力强盛 。再加上造船业的发达 。明成祖朱棣的大力扶持,郑和的航海事业,那一定是辉煌无比 。
郑和率领船队七下大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哪一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文章插图
我们先说船:
郑和的舰队,编制62艘船 。出行人员2万八千多人 。大船140.74米长,57米宽,总排水量2万吨 。
数据引用于《如说中国古代科技》1999年版 。摩洛哥人伊本巴都在他的游记中记载到:中国船队“大型海船有12艘,最小的船也有三道帆,大船可载一千人 。
那么,100年以后出发的哥伦布的舰队配置呢?
美洲舰队旗舰——“圣玛利亚号”圣玛利亚号”重130吨,长约23.66米,船宽7.84米,吃水1.98米,浪排水量120吨甲板长18米,有三根桅杆,都备有角帆 。
对比可以看出:当时大明的造船技术,绝对领先于世界 。
除了硬件船的领先,当时郑和所使用的导航技术,也领先于世界 。同时,郑和所设置的舰队管理体制 。细化了不同职能不同分工 。航海人员分工明确,纪律严明 。
《15世纪中国科技对郑和航海的影响》——中国知网,胡一民著 。
郑和率领船队七下大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是在哪一年-,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文章插图
总结:从当时郑和航海的规模上,我们能清晰的看到,当时大明的科技发展水平是领先于世界的 。郑和下西洋的成功,更说明了大明造船技术,天文技术,航海技术的领先 。
但是,在15世纪以后,欧洲剧变 。工业革命的兴起,将我们远远的甩在了时代之后 。没有发展,就没有以后 。所以,封建王朝最后的命运,也是必然的结果 。不过,任何时候,也掩盖不住郑和巡洋的壮举 。
PS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速删!
郑和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郑和船队设备先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纪念郑和远航,能激发我们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发奋图强,赶超世界科技的先进水平;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推动中国人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其开放意识及其作用最值得我们纪念;郑和的开拓进取、敢于探险的精神,以及英勇无畏的气概,最值得我们纪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