蚝油是做什么的-,食用蚝油是什么做的-

现代蚝油主要是黄豆做的 , 加入少量调料而成 , 传统生蚝制酱法已经失传 。
人类制酱法主要有两种
从历史上看 , 人类制酱法主要有豆酱法和鱼酱法两种 , 历史均比较悠久 。
人体需要蛋白质 , 但蛋白质无法储存 , 无法合成 , 只能通过食物补充 , 豆类、鱼类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两种食物 , 但豆类的蛋白质多是粗蛋白 , 好蛋白不足 , 且不易吸收 , 如果完全摄入豆类蛋白质 , 则人体会出现营养不均衡的情况 。鱼类蛋白质比较优质 , 但鱼类不便储存 , 此外鱼类有腥味 , 许多人吃不惯 。
现代人大量摄入肉类 , 所以对酱法已不太关注 , 但在古代中国 , 普通人肉食占比不足1% , 远远无法满足日常蛋白质的需要 , 必须通过豆类来补足 。豆酱的优点在于通过发酵 , 将豆类中有毒的成分分解 , 将难以消化的大分子拆散 , 由于豆酱蛋白质种类更丰富 , 所以味道也更好 。在周代 , 宫廷已有专门的酱人 。在老北京 , 酱菜店遍及全城 , 几乎每个居民点都少不了 。
今天我们吃豆酱 , 会觉得味道很一般 , 这主要是因为工业加工后 , 大大缩短了发酵流程 , 此外加入了一些化学品 , 加上现代黄豆多是快速生长品种 , 产量也大 。而传统手工豆酱堪称是千人千味 , 每个人、每一缸做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 , 是难得的美食 。
采用与豆酱近似的生产工艺 , 公认开发出鱼酱、肉酱的制法 , 但肉酱中微生物很难控制 , 容易出现毒性 , 所以鱼酱成为主流 ,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东南亚至今仍存在的鱼露 , 类似制法在中国古代并不罕见 。
鱼酱法为何在中国衰落
因为黄豆材料易得 , 豆酱制作比较方便 , 家庭就可操作 , 而且比较安全 。鱼酱则相对风险 , 如控制不好 , 很可能产生毒性 , 且鱼的材料比较难得 。
从化学的角度看 , 鱼酱与豆酱的生产流程与最终产品基本相似 , 理论上说 , 彼此滋味差不太多 。当然 , 在实际上可能会有一定差别 , 但这是微殊 。
由于能生产鱼露的材料存在地域限制 , 普通家庭无法获得 , 所以豆酱法在中国更发达 , 由于中国各地豆类品质不同 , 生产出来的豆酱也各具滋味 , 豆酱压倒鱼酱自然是大势所趋 。
蚝油为何会衰落
用生蚝制酱 , 古籍也早有记载 , 因为生蚝较易得 , 吃的人又比较少 , 且性寒多菌 , 普通人吃了易拉稀 , 在肠胃疾病导致死亡占总死亡率80%的时代 , 人们对它敬谢不敏 , 所以生蚝的价格非常便宜 , 用来制酱很划算 。
然而 , 蚝酱制造出来的味道和豆酱差距不大(美食家会觉得差别很大 , 这里只说普通人看来) , 随着抗生素的发明 , 人类对肠道疾病越来越不感到恐惧 , 则生蚝味鲜价廉的优势得以体现 , 在众多老饕的争食下 , 今天生蚝价格高企 , 拿它来做蚝酱 , 那实在有点不划算 。
由于耗酱美名在外 , 所以今天蚝油多是用豆酱油加入淀粉、味素等勾兑而成 , 有的品牌蚝油的价格很高 , 但说实话 , 就我所接触的 , 还没发现谁是真正是以生蚝为主料做出来的 。一方面 , 生蚝品控不易 , 另一方面 , 真用生蚝做 , 发酵时间长 , 味道反而不如今天勾兑的蚝油味道浓烈 。
也许会有人在豆酱油中加上一些生蚝粉 , 提升其味道 , 即使如此 , 也不可能加很多 。
有美食学者宣布 , 中国并无真正耗油 , 传统工艺已失传 。是否如此 , 未做考证 , 姑且存疑 。总之 , 目前我在市面上看到的都是勾兑品 。
其实“蚝”就是牡蛎 , 双壳软体动物 。品种不一 , 生长在海洋石礁 。沿海渔民南俗称“蚝” , 北叫做“海蛎子”(据说生吃鲜美极佳) 。壳的表面凹凸不平 , 一个壳小而平 , 另一个则壳大而隆起 。其肉供食用 , 肉、壳、油均可入药 。蚝油即用“牡蛎”的肉加工制成的褐色浓汁 , 内含蛋白质、脂肪、纳、碳水化合物、能量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多种营养成分 , 亦是供我们居家餐饮、生活必备的“海鲜”调味(料)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