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的形成

扼要答复【溶洞的形成】溶洞的形成:是由于石灰岩地域地下水长期溶蚀的成果 , 经过长期和多次的反复 , 从而形成各种独特壮观的溶洞 。
溶洞是一种自然景观 , 一般都涌现在山洞里面 。现在称为一种旅游景观 , 深受人们的爱好 。那么溶洞是什么形成的呢?下面来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 。
详细内容

  • 01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域地下水长期溶蚀的成果 , 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 。
  • 02溶有碳酸氢钙的水 , 当从溶洞顶滴到洞底时 , 由于水分、压强以及温度等因素的变更都会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而析出碳酸钙的沉淀 。这些沉淀经过千百万年的积累 , 渐渐形成了钟乳石、石笋等独特而又俏丽的地貌 。
  • 03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 , 被侵蚀的水平不同 , 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峻峭秀丽的山峰和奇怪景观的溶洞 , 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 。
  • 04当受热或压强突然减小时溶解的碳酸氢钙会分解重新变成碳酸钙沉淀 。大自然经过长期和多次的反复上述反响 。从而形成各种独特壮观的溶洞 。
  • 05我们常见的洞穴是喀斯特洞穴 , 也称溶洞 。喀斯特洞穴重要发育在碳酸盐岩中 , 碳酸盐岩的重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碳酸钙、镁 。世界上出露的碳酸盐岩约占陆地面积的20% , 重要集中散布在中美洲、环地中海和中国西南 。中国的碳酸盐岩出露面积约为50万平方千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