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为什么不立李恪,李世民为什么立李治-
李恪是李世民第三个儿子 。关于他谋反的说法,实际上来源于《旧唐书》中对李世民各位儿子的记载 。《旧唐书》认为,在李世民的众多儿子中,吴王李恪和濮王李泰是最有德行才能的人,他们都以有觉悟有水平著称 。因为,李恪是杨氏生的孩子,长孙无忌嫉妒他,故意在李世民面前挑拨说李恪有谋反之心 。李世民被迫放弃了立他为太子的想法 。
【李世民为什么不立李恪,李世民为什么立李治-】由此可见,李恪并没有谋反 。长孙无忌捏造这个罪名,实际上是为了提升长孙家族的权重 。
李恪出生于武德二年,武德三年六月,就被封为长沙郡王,此后逐年晋封,贞观十一年(637年),年仅十八岁被封为吴王,授安州都督 。临死前已是官拜司空,授梁州都督,还加授太子太师 。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很喜欢这个儿子的,他曾经说:“吴王恪英果类我 。”在立李治为太子后,因为李治仁弱,李世民就想让李恪替换,后来由于长孙无忌的阻挠,李世民才放弃了想法,说明李恪在李世民的心目中的重要 。
![李世民为什么不立李恪,李世民为什么立李治-](http://img.jiangsulong.com/221026/23032MB0-0.jpg)
文章插图
李世民从骨子里就很爱李恪 。传说贞观十一年(637年),李恪因游猎过度、损坏庄稼被御史柳范弹劾 。为了警示李恪,李世民免去了他的安州都督之职,并削减了封户 。李世民还追究了权万纪(李恪的老师)的责任 。不久,李恪复出,再赴安州出任都督,李世民给他写了一份《诫子书》,让李恪学自我管理的能力 。
然而,永徽四年(653年)年初,因高阳公主告房遗直对自己无理,从而引发了初唐时期最大的一桩政治冤案 。房遗爱为活命,按照长孙无忌的意思而诬告李恪谋反,致其遇害,根据墓志记载: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有子四人,李仁、李玮、李琨、李璄皆未成年,全部流放岭表;有女亦四人,现已知第四女信安县主被罚守献陵。
李恪在临死前,怒骂长孙无忌弄权,如果祖先宗庙有灵,他的家族离覆灭不远。显庆五年(659年),在长孙无忌获罪之后,亦被后世认为是长孙无忌应有此报 。李恪也被唐王朝追封为郁林郡王,并得以立庙祭祀 。
李恪并没有谋反,是被长孙无忌诬告谋反的 。
李恪(619-65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他拥有隋唐两朝皇室的血脉,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拥有两朝皇室血脉的人 。公元649年,李世民驾崩,李治登基,是为唐高宗,公元653年因牵涉房遗爱谋反一案,被长孙无忌诬告谋反,被缢杀在长安宫禁之内,年约三十四岁,其有四子,皆未成年,全部被流放岭表 。李恪在临死前,曾怒骂长孙无忌弄权,如果祖先宗庙有灵,他的家族离覆灭不远 。
最后应验了李恪死前说的话,长孙无忌下场也很惨,武则天因长孙无忌接受了赏赐却不肯支持自己当皇后,对他怀恨在心,便指示许敬宗诬构,长孙无忌因此被削爵流黔州(今重庆市彭水县),后被逼自缢而死 。
Tags:
推荐阅读
- 春秋为什么叫春秋,战国为什么叫战国,只有冬夏没有春秋 春秋是战国-
- 天下第一|天下第一:段天涯和归海一刀谁更厉害?为什么段天涯是天字第一号
- 感冒期间为什么不拉屎
- 酒后为什么射不出来
- 为什么肚脐周围老是痛
- 男人为什么 ,会变心这是原因-,男人变心在什么情况下会变心-
- 酿啤酒为什么要用啤酒花,扎啤是没有发酵的啤酒-
- 扁豆为什么只长叶不开花结果,扁豆为何不开花也不长扁豆-
- 电子烟为什么被禁
- 为什么会有黄老学派一说?